從美國自身來看,“俄亥俄”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即將在10年內開始逐漸退役;從戰略對手來看,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已經相繼入役。
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級的出現是美國一項迫切的現實需求,也是確保其戰略威懾能力與絕對軍事優勢的一大利器。
然而,美國政府問責局2017年12月向國會委員會提交的題為《“哥倫比亞”級潛艇:不成熟技術為實現成本、進度計劃和性能目標帶來風險》的報告顯示,該項目詳細設計合同中的幾項關鍵技術,包括綜合電力系統、尾部區域系統,推進器和協調尾舵尚未達到預期的技術成熟度標準。
即使技術達標,建造如此昂貴的武器裝備說到底還需國家綜合實力尤其是經濟實力作為支撐。此外,項目中會遇到的挑戰和問題不計其數,僅文章開頭提到的導彈發射管焊接故障問題,就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毋庸置疑,美俄都在加速研製下一代核潛艇,“哥倫比亞”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項目的出現,加速了兩國之間的水下軍備競賽。
預計到2025年,俄羅斯將有4艘“北風之神”級II型潛艇竣工。屆時,世界海戰場上將出現新的潛艇力量對比,除美俄以外的其他有核國也必將適時調整其戰略,進而影響全球裁軍與軍控進程。
與此同時,“最安靜”型核潛艇——“哥倫比亞”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也將在智能化、信息化、無人化方面有更大的加強,可能引發海戰場作戰方式的改變,水下戰場的爭奪必將更加激烈。(作者:劉奎、劉晶、麻曉晶——海軍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