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科院台籍研究員:盼台科學家多到大陸交流
http://www.crntt.hk   2018-07-30 00:30:36
中科院資深研究員兼深海所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實驗室主任周義明。(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海南7月30日電(記者 林谷隆)由國台辦與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的“2018海峽兩岸記者特區行聯合採訪活動”29日參訪海南三亞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台籍科學家周義明表示,他從台灣大學畢業後到美國發展30年,2013年決定來大陸從事科學研究,看到大陸發展突飛猛進,例如深海探索的技術跟儀器原本都要靠外國,目前自有技術已經可達到水下4500米,他希望台灣科學者都能夠到大陸來,更廣泛的交流,雙方都不要有過多限制。

  周義明,1945年出生於台灣,1976年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地球化學博士學位,同年成為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駐太空總署約翰遜太空中心博士後。1979年到2013年的34年間,他工作於美國內政部地質調查局(USGS),大半生致力於研究地質、礦物及氣體水合物。2013年來到大陸加入中科院,從事極端環境模擬,目前為中科院資深研究員兼深海所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實驗室主任。

  周義明表示,他從台灣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讀博士,留在美國發展,後來在美國接待中國地球化學代表團,他跟中科院的因緣從這邊開始,後來知道中國大陸要進行深海研究計劃,就在相關人士的邀請下,從美國退休回到中國大陸,來到美麗的三亞,開始進行科研工作。

  周義明提到,中國大陸做事海洋研究有非常多的學校與研究機構,但中科院深海所是唯一的研究機構,將科學跟工程並在一起同時進行研究,這是比較難。現在深海所研發深海勇士號,幾乎全部都國產,已經可以載人到海下4500米,已經非常成功。現在要進行更深的深潛計劃,目標馬里亞納海溝,大概是水下一萬一千米深。

  周義明透露,原本中國大陸深海探索的技術跟儀器都是外來,不管是到深海里拍一些好照片,還是運用這些探測器,很多工作都是要向國外學習,但是大陸最近幾年,開發程度進展非常快,外人難以想像。最近幾年大陸突飛猛進變化的太快了,以前他常常想,什麼時候中國大陸可以每年召開一次全國地質會議,但是現在中國這種會議太多了,這是他以前難以想象,進步的太快了。

  對於兩岸在從事深海探索研究有什麼差異。周義明回答,兩岸在這個領域發展不同,台灣的中研院、成功大學有些學者進行相關研究,但是有些局限性,例如台灣位在新竹的同步輻射能源還是有限的。所以他希望台灣的科學者能夠到中國大陸來,多做一些交流互訪。

  周義明透露,他也經常回到中央研究院交流,也到台灣大學講課,這方面的交流還是存在,但是希望面向能夠更廣泛的交流。

  周義明強調,希望兩岸科學研究不要有太多限制,比如他現在到台灣灣要參加一個會議,這個流程是相當多,又不能這個,也不能提那個,有各式各樣的限制,這種限制是台灣跟大陸都有,所以我們在兩岸科學交流還是要更廣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