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金平告別44年立委生涯演說(全文)
http://www.crntt.hk   2019-10-25 18:36:16
王金平施政總質詢壓軸,發表告別演說。(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5日電(記者 倪鴻祥、黃筱筠)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下午在“立法院”院會,進行44年“立委”生涯的告別演說,他以唸稿方式,花了約30分鐘,唸完全文近6千字的講稿,細數他擔任17年“立院”院長主持議事的理念。

  今年78歲的王金平,1975年在第一屆“立委”增額補選時高票當選,34歲是當屆最年輕“立委”,歷經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六任執政,是現任最資深“立委”,也是史上任期最長的“立法院長”,連任5屆共17年。王金平辦公室強調,王只是向“立法院”告別,不是要裸退。

  王金平日前表態參選2020到底,“立法院”今天進行第9屆第8會期最後一天的施政總質詢,王金平排在壓軸登場。他依過去慣例事先擬妥質詢稿發表講話,讓“行政院長”蘇貞昌坐著聆聽內容。

  下午到場聆聽的藍委幾乎都是王金平的好朋友,包括親民黨秘書長兼黨團總召李鴻鈞、國民黨“立委”廖國棟、鄭天財、羅明才、以及台中大甲鎮灁宮董事長顏清標的兒子顏寛恒等。

  王金平以“國家為重,國會為主”為題,發表30分鐘談話,以下為全文:

  主席、蘇院長,各部會首長、列席官員,本院同仁,大家好。金平今天以“國家為重,國會為主”為題向“行政院”提出質詢。因受限於時間,“行政院”無法以口頭全盤回應本席論述,因此請“行政院”以書面回覆即可。

  選舉有輸贏,“國家”要尊嚴

  政治可以是藝術但絕對不是魔術。

  法律可以論情理,但絕不能破底線。

  司法管轄權,就是代表“國家”行使“主權”。

  不論以任何理由,放棄司法管轄權,就是放棄主權,就是踐踏“國家”尊嚴。

  在台灣有人提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憂慮。但是我們的“總統”、“立法委員”,早已由公民直選產生。我們要有信心,“今日台灣,才是明日香港”追求的目標。 

  金平當然了解憂慮的背後,是擔心明日主權的淪喪。因此司法管轄權,絕不能臣服於政黨利益之下。不論顧主權的口號有多響亮,此刻是付諸行動,想方設法,讓犯罪嫌疑人來台接受司法審判的時候。捍衛代表主權的司法管轄權,是全民共同的責任,誰要放棄它,我們就下架他。

  法治是民主的基礎,沒有法治就沒有民主。金平重申:別忘了!選舉,勝負不是一切,還有“國家”尊嚴、“國家主權”必須捍衛!
選舉求勝負,“國會”要共識

  選舉與“國會”是落實政黨目標的兩大場域。

  “國會”是由代表不同政黨、選區、背景的成員組成,將社會多元各方的主張,透過各黨派間的合縱連橫、相互妥協尋求共識;或用表決、杯葛等方法得到結果。不到最後關頭,不輕言訴諸表決,也不輕言放棄妥協。

  不管委員來自再小的黨派,也仍然是人民一票一票選出的代表。或許不是社會的主流主張,卻也是部分國民應該被重視、尊重、接納的意見。

  零和的表決不應是常態,妥協的共識才是“國會”的價值。尤其在撕裂、對立、壁壘分明的台灣,我們應該讓社會看到,“國會”可以經由妥協尋求共識,不必是不惜一切拚輸贏的衝撞,如此,野心家才少了操弄的空間。

  政治場域,各司其職

  候選人,當然求當選。選舉操盤手,也以當選當作唯一的目標。“國會”黨團幹部,以落實政黨主張為任務。而“國會議長”的重責大任則是調和鼎鼐,綜合各黨派意見、凝聚共識,順利通過議案。各有角色,各司其職。

  金平自“民國”64年首度當選“立法委員”,44年來,先後以不同的角色,擔任不同的職務,執行不同的任務,非常清楚“吃什麼飯、誦什麼經”,角色、責任、任務不能混淆。尤其是關係國家民主發展、憲政體制維護、全民福祉、政治社會安定、經濟成長的“立法院院長”。

  “國家”為重,“國會”為主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2002年“立法院”各黨不過半,國、親、新三黨聯合組成“立法院”多數的結盟儀式上,時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先生表示:

  “今天中國國民黨把王金平同志送給‘國家’,擔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國家”為重、“國會”為主就是金平擔任“立法院長”堅守的價值,也應該是爾後“國會議長”必須遵循並堅守的價值。超脫黨派,以“國會”為主主持議事,以“國家”為重,捍衛民主憲政。

  英國國會源自1707年,美國國會成立於1789年,法國第一共和“國會”成立於1792年,它們以數百年的時間奠基了“國會”文化。

  中華民國37年行憲,38年播遷來台,直到“民國”80年第一屆44年未曾改選的資深“立委”全部退職,第二屆“立法委員”於82年2月1日就職,才真正開啟符合現代民主“國家”的“國會”時代。至今也僅有26年。

  相較於美、英、法老牌民主國家的“國會”,“立法院”尚屬強褓嬰兒期,較諸老牌民主“國會”的標準,及社會、人民對“立法院”的期望,“立法院”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畢竟滿足人民、社會的期待,是我們必須不斷鞭策的目標。

  “國會”文化,創難毀易

  自“民國”82年擔任副院長,與劉松藩院長一起在無前例中探索前進,建立符合真正民主“國會”的模式,以走出威權體制的運作。經由6年經驗的總結,於民國88年元月份通過“國會”改革五法”,並在同仁支持下,於同年二月擔任“立法院長”,前後一共17年。23年間,在“國會”改革五法的基礎上,點點滴滴、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建立的“國會”文化,卻是“創難毀易”。在告別“立法院”的前夕,金平願以23年擘建“國會”文化的實務經驗,加上三年多來,坐在後排委員席,觀察體會的心得,做一次真誠的報告。

  跨越千禧,開創新局

  1999年出任院長,正逢千禧年。上任之時,自許“跨越千禧開創新局”的宏願;2000年適逢“中華民國”首次政黨輪替,也是“國家”首次面對朝小野大的挑戰。2002年“立委”選舉結果,各黨不過半。國民黨,行政、立法兩權皆輸,必須聯合多黨才為多數,對出任院長的金平,都是艱難的挑戰。

  “國家”為重、“國會”為主的價值,讓金平深知,既是中國國民黨黨籍“立法委員”,更是“中華民國”“立法院長”,一切考量以“中華民國”為重,以“立法院”為主,金平才能在驚濤駭浪的政局中,穩住“國會”的方向舵,讓“立法院”成為解決問題的中心,不是製造政局動盪的場所。也深知唯有在動盪險惡的政局中,建立的“國會”文化,才能經得起時代檢驗,以流傳百世,爾後“國會”運作是政黨操縱的傀儡?或是“國會”主權的捍衛者?春秋之筆,才有評鑑的標準。

  金平期許,四大保證

  金平期許務實的“國會”運作必須:
  一、保證政權無論如何轉移,“國政”運作無礙。
  二、保證多黨、多方、多元利益交征下,尋求可被接受的最大公約數,發揮議事的效能。
  三、保證朝野激烈的攻防中,堅持程序正義、法治原則。
  四、保證議事再大的紛爭、朝野再大的衝突,不但不能妨礙法律、預算、議案的產出。而且產出後,不會有無休止的法理憲政爭議,及社會抗爭。

  真正的“國會”,才算真正的民主“國家”

  執政者最想控制,也最想擺脫的,就是代表民意的“國會”。來自四面八方,代表不同區域、各方利益的“立法委員”組成“國會”,很難有單一的意見,也不容易形成一致的共識。黨同伐異、對立衝突的特色,提供有野心的執政者,以議事不彰否定“國會”;以議事杯葛、衝撞、敗壞社會風氣為理由,污名化“國會”;再進一步以黨政運作一體化為由,企圖染指“國會”、架空“國會”;更甚以利益分配,軟化“國會”等,不一而足。

  “立法院長”應以捍衛“國會”自主權為己任,絕不容行政、司法、監察、考試等權,假藉任何名義侵犯立法權。金平任內遺憾之一,就是針對319槍擊案,“立法院”依法通過真相調查委員會,卻遭受當時的執政黨行使所謂“行政抵抗權”全面抵制。執政黨委員失去了“國會”自主的自我期許,反與執政的行政權唱和,自失立場。“立法委員”要以捍衛“國會”尊嚴為己任,才有自主的“國會”,才是真正的“國會”。

  尊重少數為前題,服從多數的意義才彰顯

金平十七年的心得,落實民意的真“正國會”,必先以“尊重少數”為前提,多數為力量的最終表決才具有正當性、合理性。議案通過的合法性才受尊重、肯定,才具有執行及被遵守的穩定性。

  在議會,多數是實力、是力量,不是絕對的真理,憑藉多數就以為可以為所欲為,絕不是議會政治的真諦。
真正的民主“國家”,沒有永久的執政黨,也沒有必然的在野黨,風水會輪流轉。今天的多數如何對待少數,難保翻轉之後不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不尊重少數,一味仗勢多數,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以多勝少。對今天的多數黨及他們的支持者,可能大快人心,得意一時,日後都要付出對立、撕裂、不穩定的代價,冤冤相報何時休?這不是真正的民主“國會”。

  假若議會一切以多數至上,多數就代表一切,就是真理。如此,反映民主“國家”的多元議會,就被否定、摧毀,民主多元就失去了意義。最後只剩徒具“國會”的形式,我們就沒有資格說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