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紅網報道,自2017年開始,每一個國慶假期,河南洛陽老君山景區都堅持推行“無人值守一元午餐”。遊客只需一元錢,便可以買到一份包含當地特色主食和黃瓜段、鵪鶉蛋等配菜的熱騰騰午餐。(10月9日《新京報》)
在旅遊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中,“吃”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19年的“十一”維權報告,貴且難吃的景區食物仍是遊客們旅途中的“老鼠屎”。人們憤怒於花了高價,卻無法獲得同等價值的消費體驗。低消費而高體驗的“一元午餐”,自然成了罕有的“清流”,有人表示希望予以全國推廣。
然而,將“一元午餐”複制到其他景區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旅遊業已經市場化的當下,“一元午餐”終究是一樁只容許短暫存在的“虧本生意”,它絕非救治景區餐飲之病的“萬靈藥”。
餐飲作為景區經濟的一部分,根本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盈利。由於遊客數量的季節性和周期性,以及高昂的店面租金和水電氣費,店家要在短暫的旅遊高峰期內盡可能“撈金”,以維持長期開支。而“一元午餐”與景區餐飲的生存之道背道而馳,在難得的“賣方市場”中不僅賺不了錢,還要倒貼錢。如果餐飲這一“滾滾財源”停止滾動,那麼景區可能也難以維持下去。
不可否認,“一元午餐”極大提升了老君山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而增加了潛在遊客數量,但這般“隱性增收”下一次不一定奏效。“一元午餐”作為景區餐飲難得的“業界良心”已經一炮而紅,並與老君山景區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綁定,那麼,其他景區“批量複制”的“一元午餐”所帶來的新奇感勢必大打折扣,可能難以吸引公眾有限的注意力。
“一元午餐”模式需要景區統籌開展,性質更似計劃經濟,在市場經濟中是非常態化的存在。要根治景區餐飲頑疾,不能寄希望於“曇花一現”的“一元午餐”。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為使遊客獲得與消費對等的體驗價值,景區或可採用下述措施給餐飲區“治病”:
一是引入競爭機制。適量增加餐飲店的數量,讓遊客脫離賣方市場中“別無可選、只能被宰”的困境。例如,河南偃師馬蹄泉景區出現10元管飽飯店,其明碼標價和實惠的特點吸引了大量遊客,進而倒逼景區內其他餐飲店轉型。二是建立遊客打分的公示平台。部分餐飲店正是因為大多數遊客不會重臨景區當“回頭客”,才敢於不顧及他們的消費感受。如果遊客對於店家的評價能夠得到共享,成為其他游覽者的參考,店家“坑”人的機會便會大大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