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閑置農房“變身”高端民宿、閑置宅基地上建成小菜園、小果園、小游園……這是記者近日在江西省鷹潭市餘江區看見的宅改新貌。2015年和2020年,餘江區先後兩次被列為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在鞏固宅改成果基礎上,當地不斷激發基層創造力,盤活利用農房、宅基地等農村閑置資產,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對於縣城近郊或園區附近農房價值比較高的地方,錦江鎮探索了“農民出房+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管理”的方式。錦江鎮宅改辦主任桂志建告訴記者,該鎮石港村毗鄰錦江精密製造產業園,村集體流轉37戶村民共13棟閑置農房,出租給企業當員工宿舍,每年為村民創收40多萬元。村民劉結水高興地說:“孩子們外出做生意,家中有兩棟房子一直空著,租給企業後,每年能收4萬多元租金呢!”
“集體經濟組織+有償使用”是錦江鎮探索的另一種有效方式。記者在灌田村看到乾淨整潔的硬化路面、房前屋後碧綠的菜園……桂志建說,對於村莊內退出且暫時無法集中利用的宅基地,採取由村集體種植經濟作物、苗木的辦法,進行有效利用;或者由村民與集體簽訂宅基地使用合同,讓“一宅變三園”,即建設小菜園、小果園、小游園,村集體收取一定的有償使用費,既明確了宅基地集體所有的屬性,又保留了美麗“鄉愁”。目前,該鎮已建成60處“一宅變三園”改造點。
在春濤鎮塢橋村,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以前村莊規劃雜亂無章,各功能區分散,車輛亂停亂放,垃圾隨處可見。通過開展農村閑置資產綜合利用,這裡原先糧管所閑置、廢棄的廠房、糧庫,現在已經改造成了多功能服務區,黨群服務中心、農貿市場、互助養老中心、文化大禮堂等場所聚集在一起,村民生活更加便利,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餘江區宅改辦副主任於順忠說,區裡還積極開展“老屋拯救”行動,對古建築實施保護性開發。在潢溪鎮,當地集中將有歷史價值的老房屋由集體收回,改修成了32棟傳統樣式老宅,並立足於鄒韜奮故里的文化底蘊,打造了文旅特色的“韜奮小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研學,每年旅遊收入近200萬元。中國農業銀行鷹潭餘江支行等金融機構也及時為當地農戶辦理各類小額貸款,支持村民開辦農家樂。目前,全區252處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民居、古祠堂、古門樓已經得到有效保護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