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津冀大氣污染成因是什麼?環境部答問
http://www.crntt.hk   2020-09-12 00:16:22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 張爽)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四個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的發生: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的50%以上;二是大氣中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高,造成大氣氧化性增強,是重污染期間二次PM2.5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三是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了區域環境容量大幅降低,這是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必要條件;四是區域傳輸對PM2.5影響顯著。

  人民日報記者:通過攻關項目的研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秋冬季大氣污染主要成因是什麼?主要來源有哪些?謝謝。

  趙英民: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也是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問題,坦率地說,也是一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次攻關項目核心任務也是要說清這個問題。為了全面搞清楚區域重污染成因,攻關項目設計了相互印證的綜合觀測、實驗分析和數字模擬相結合的閉合研究技術體系,建成國內最大的區域空天地一體的綜合立體觀測網,實時跟蹤重污染過程發生、發展、傳輸和消散,動態掌握污染大氣當中的組分變化情況和污染來源,從污染物排放情況、化學轉化、氣象條件變化、污染傳輸四個方面,全面闡明了區域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

  歸納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區域重污染天氣的發生: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環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26”城市,高度聚集重化工產業,區域內以煤炭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貨運方式,導致了區域內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單位國土面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倍,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倍數不一樣。除了二氧化硫以外,區域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超出了環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出80%-150%。另外,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由於取暖的原因,比平時額外增加大約30%的排放量。總體來說,區域內的污染物排放超出環境容量,應該是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

  攻關項目在“2+26”城市布設了109個采樣點,采集了5.8萬多個樣品,在線測定了49萬條化學組分數據。2018-2019年秋冬季的PM2.5來源解析表明,工業和民用散煤、柴油車對區域PM2.5的貢獻分別達到了36%、17%和16%,也就是貢獻最大的三個方面,是重污染的主要來源。在工業源中,鋼鐵焦化行業的貢獻最大,其次是水泥行業。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