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低頭見綠水揚波,也要抬頭見青山叢林。俯瞰浙江,滿目葱蘢,持續多年的生態公益林建設功不可沒。浙江省從2004年開始全面實施公益林補償政策,已經連續10次提高補償標準,從每畝8元提高到30元。尤其在2017年,提高主要幹流和重要支流源頭縣以及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公益林的補償標準至每畝40元,位居全國前列。
大力度的補償惠及全省廣大林農。淳安縣安陽鄉烏龍村有山林面積2.24萬畝,其中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1.38萬畝,按照標準,林農可以獲得公益林補助48萬元,對一個山區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降低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提高出境水水質,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林木蓄積量、提高生態公益林保護……去年全省共兌現綠色發展財政獎補資金120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財政廳廳長徐宇寧說。
罰!讓污染付出代價
有獎也有罰。2017年,浙江省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制度,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按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年排放總量向各市、縣(市、區)政府收費。
“事實上,這項制度從2015年就開始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收費對象是各地政府,收費總量的多少,取決於各地當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總量和收費標準。去年再次提高了收費標準,這意味著,一個地方在排放總量沒有減少的情況下,將上繳更多的費用,對於地方政府的觸動是巨大的。”徐宇寧說。
自從實施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鈎的財政收費制度之後,地區環境治理成果與地方經濟利益完全掛鈎,有效地提升了地方政府主動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嘉興市財政局預算局副局長魏棟告訴記者,嘉興市通過實施污水處理提標改造、熱電企業超低排放改造、中水回用工程等重點環保工程建設,2017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6年減少了9.64萬噸,一年就為嘉興市節約了1.01億元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資金。
那麼,處罰金會如何處理?浙江省根據各地環境質量情況予以返還,由各地統籌用於環境治理。如果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越好,則該地區能夠收到省財政返還的用於環境治理的資金會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