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守護我家的小確幸——記疫情中海外華人媽媽
http://www.crntt.hk   2020-04-29 11:34:14
 

  “若干年以後,他還會記得這段時光”

  在對抗兒子玩電子遊戲的“拉鋸戰”中,帆姐的“殺手鐧”是做手工。對於畢業於時裝學院,又長年從事相關產品開發工作的帆姐來說,做手工相當於她的“專業”。她和兒子一起做玩偶,教兒子剪裁、縫合。“疫情帶來了更多意外的相處時光,原來我以為他只喜歡玩電子遊戲,現在發現他還可以很投入地做手工,很有耐心。”

  正如陳書所說,“若干年後再回看這段經歷,我兒子肯定不會記得學了些什麼,但他可能會記得跟媽媽、爸爸還有妹妹在一起的這段時光,不能出門只能在院子裡玩兒的這段時光,他會有很深刻的印象。”

  為了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帆姐選擇了在中國的自媒體上寫點東西,“感覺有必要自己記錄一下和孩子的日常,以及荷蘭這邊真正的狀況。除了對疫情的擔憂,這些日記中也記錄了很多溫暖的瞬間,比如在帆姐的日記中記錄了為貧困兒童號召企業捐贈舊電腦的工程師,以及在樓上帶領養老院老人們做健身操的健身教練。”

  的確,在這場疫情造成的災難中,每個人的“小確幸”都閃爍著人情味兒。複活節那天早晨,小楊打開家門,發現門口放了兩個袋子,裡面是巧克力兔子和巧克力蛋。小楊知道又是鄰居為感謝她此前送口罩的舉動。那是在歐洲疫情初起之時,作為華人的小楊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敲開鄰居家的門遞了一包口罩給他們,鄰居很驚訝,不知道她為什麼送這個,但還是禮貌地表示了感謝。“他們在一個月之後才緩過神來,很感謝我當時送他們口罩。”此後,小楊就經常收到鄰居們的一些回饋——出現在門口的禮物。

  小楊的兩個孩子很喜歡那兩袋巧克力兔子和巧克力蛋。若干年後的某個複活節,小楊和小楊的法國鄰居可能會再次記起疫情那年特殊的複活節,並再次對孩子們講起關於送口罩和送巧克力的故事。其實,華人的融入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而是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文中受訪者姓名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