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方法上,要加大研發投入,堅定不移地持續創新。
“有核心技術不一定贏,但沒有核心技術一定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過10多年持續攻關,由液晶顯示領域的“小學生”躍升為全球老大,董事長王東升對創新有切身感受,“關鍵核心技術不是一天就能攻克的,必須拿出真金白銀、持續增加投入,而且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困難面前不退讓、誘惑面前不轉向,保持戰略定力、持續不斷地進行技術攻關。”
——創新範圍上,要向前一步,深耕基礎研究。
“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才能流長。”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其根源在於基礎研究的根子不深、底子不牢,缺乏源頭活水。“我們應當在根子上找原因,在源頭上下功夫,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為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打牢根基、提供源泉。”
——創新文化上,大力營造“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
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更是如此。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意味著承擔比一般技術創新更高的風險、更多的失敗。需要大力營造“鼓勵創新、雖敗猶榮”的創新氛圍,出台“允許試錯、不行再來”的鼓勵措施,讓廣大科研人員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敢啃“硬骨頭”、勇闖“無人區”。
“關鍵核心技術並非高不可攀。”科技部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舉例,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創造了“兩彈一星”的世界奇跡;改革開放以來,老中青科研人員自主創新、接力攻關,載人航天、北斗系統和探月工程不斷取得重大進展,世界為之矚目。“我國創新條件已經大有改觀,科研人員量質齊升、研發設備日益精良、研發經費世界第二;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強大制度優勢。只要我們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就一定能夠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我們只有力爭在一些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才能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贏得主動。”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說。
破除體制障礙,深化科技合作,催生更多創新動能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進程中,不斷提升我國科技創新整體實力。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點火系,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人們注意到,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獎金達800萬元,而且全由個人支配。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近20年以來,首次對獎金額度和分配結構進行調整,充分體現了黨對科技工作者的激勵和關懷。與此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獎金額度也分別提高50%。
《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實施一年多來,催生了很多變化,這是其中一例。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蘊藏的巨大潛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有明晰的思路。
——圍繞創新主體、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的改革持續用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優化和強化技術創新體系頂層設計,明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主體在創新鏈不同環節的功能定位,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激情和活力;
——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讓市場真正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絕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而要充分利用全面擴大開放的有利條件,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
地處偏遠的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外籍科研人員。從全國來看,還有很多外籍科研人員活躍在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
嫦娥四號搭載4台國際科學探測設備,在月球背面追尋宇宙奧秘;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開啟了未來中微子物理髮展的大門;中國北斗為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提供精准衛星導航服務;中科院牽頭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
近年來,我國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開發了許多新技術、新產品,和世界人民共享創新成果。
新的起點上,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我國的科技創新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宏觀層面,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鼓勵我國科學家發起和組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突出重點,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合作建設面向沿線國家的科技創新聯盟和科技創新基地,為各國共同發展創造機遇和平台;
——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世界各國和地區都把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曹京華表示。
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世界科技革命風生水起,大潮湧動,中國科技當勇立潮頭。只要我們善於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一定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精彩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武衛政、趙永新、餘建斌、吳月輝、穀業凱、喻思南、劉詩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