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聯合早報9月28日社論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提名第七巡回上訴法院女法官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取代剛逝世的自由派女大法官金斯伯格。這是特朗普四年總統任期內所提名的第三位保守派大法官。由於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掌控負責審議大法官的參議院,預料提名將在11月總統大選前通過。由於大法官為終身職,48歲的巴雷特若獲得委任,將使九人制的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增加到六人,提名因而引起了信奉進步主義的民主黨人的激烈反對。
最高法院負責詮釋個別訴訟案是否違反憲法,其裁決高於各州司法而適用全國。近代影響最深遠、爭議最大的裁決,包括墮胎和同性婚姻合法化。共和黨所代表的保守派和民主黨所代表的自由派,表現在大法官任命的根本司法分歧,在於保守派篤信原旨主義而自由派主張活憲法主義;前者強調尊重憲法文本的原意,後者則認為憲法應當基於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而注入新詮釋。因為美國社會近年來高度撕裂,兩黨基本共識蕩然無存,司法分歧遂也高度政治化。
巴雷特的提名所引發的激烈爭議,正反映了這種司法政治化的亂象。儘管民主黨提出各類反對理由,且特朗普及共和黨無疑充滿總統選舉考量的政治計算,但是由總統提名、參議院核准的大法官任命程序,卻完全符合既有憲政體制和慣例。同時,巴雷特作為成就卓越的職業女性,且是撫養七個孩子的母親,高度符合進步主義的政治正確,焦慮憤怒的民主黨人轉而質疑她的天主教信仰,甚至攻擊她領養兩名黑人海地孩童,是“白人殖民黑人”的做法。
激進民主黨人對巴雷特的人身攻擊,一方面凸顯了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政黨鬥爭已經惡化至越來越沒有底線;另一方面則反映爭權奪利的激烈化程度,正不斷腐蝕美國的立國精神。當年創立北美十三州的移民,主要是為了躲避舊歐洲的宗教迫害。因此,在獨立戰爭勝利後的制憲大會上,為了說服小州加入合眾國聯邦,而訂立了眾多防止宗教迫害的憲法條款,尊重地方自治,包括言論和信仰自由、政府不得干涉公民信仰,以及保護小州基本權益的選舉人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