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防止脫貧人口再返貧?
http://www.crntt.hk   2020-08-18 08:18:40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據各地初步摸底,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

  針對已脫貧人口還存在返貧風險等問題,有讀者建議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加強監測,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當前,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絕大多數實現脫貧。不過,仍有一些脫貧人口存在返貧風險,一些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必須把防止返貧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已脫貧的地區和人口中,有的產業基礎比較薄弱,有的產業項目同質化嚴重,有的就業不夠穩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據各地初步摸底,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

  脫貧摘帽之後,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返貧風險應當如何化解?近日,許多讀者致信本報,結合所見所聞,梳理易導致返貧的風險點,討論如何切實防止返貧。

  貧困戶穩步創收,才能有效減輕返貧風險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一直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我們曾經對掛鈎村貧困戶進行過統計,其中有不少是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江蘇南通市讀者凌華來信說,尤其是患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等慢性病或重病的,家庭收入幾乎都用在了看病上。

  不少讀者來信呼籲精准推進健康扶貧,建立健全醫療保障機制,進一步為貧困群眾兜牢醫療保障底線。

  重慶市榮昌區觀勝鎮銀河村村民李志群最近猶豫要不要去醫院——20多年的腰疼頑疾又複發了。

  “忍一忍就過去了。”李志群想,今年因為疫情,丈夫打工機會少,地裡收成也一般,再看個病,又得花錢。前些年,丈夫摔斷了腿,家裡負擔了高額的醫藥費,好不容易靠著好政策,養豬養雞摘掉了貧困帽,別再因為看病又成了貧困戶。

  “有病還是得及時看,現在看病有兜底,不怕。”走訪中,駐村工作隊隊員劉永平介紹,為減輕貧困戶看病壓力、防止因病返貧,榮昌區建立了健康扶貧基金,可以為貧困戶承擔部分醫療費用。

  據劉永平介紹,銀河村共181戶,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但有8戶還在返貧監測戶名單裡,每月要定期走訪,及時預警。“對村裡人來說,負擔最重的一般是醫療和教育支出,尤其是因病致貧返貧現象較突出。”他坦言,生病等支出不可控,還需要更多有效的措施防止因病返貧。

  許多讀者來信提出,除了因病返貧,收入單一、不穩定也是風險點。陝西省紫陽縣洄水鎮團堡村村民彭世友,老伴雙眼重度失明,一家六口人,只有兒子一個壯勞力。這些年雖然脫了貧,但收入一直上不去,存在返貧風險。多虧村裡產業發展得很好,不僅提供了工作崗位,產業補貼標準也提高了,每畝茶園補貼200元,養殖兩頭豬補貼1000元。

  “發展產業是穩定貧困戶收入的重要手段,村級產業能有效覆蓋周邊貧困戶,提供產業發展動力和務工機會。”團堡村黨支部書記鐘雅說,這幾年,村裡引進了茶葉、魔芋、中藥材、流水養魚等產業,多產業、多渠道、可持續地為貧困戶穩步創收,減輕返貧風險。

  今年6月,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及時防範化解因洪澇地質災害等返貧致貧風險的通知中提出,要全面梳理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易發生返貧致貧的風險點,實行動態管理。對符合條件的因災、因疫、因病、因殘等返貧致貧人口及時錄入監測系統,採取針對性措施幫扶。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防止在薄弱環節出問題。”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靜宜認為,返貧與致貧的原因往往高度相關,背後是發展的脆弱性和不確定性,致貧因素不去除、內生發展能力不足、政策不持續不到位,返貧的風險就仍然存在。

  有讀者呼籲,要找准返貧原因,提前預防。甘肅會寧縣讀者閻晉平認為,有些貧困戶返貧是受自然因素影響,如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有些是受市場因素影響,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面臨困境;有些是受環境因素影響,就業和產業發展發生變化;還有些是受家庭因素影響,遭受意外變故等。“防止返貧要針對不同的原因,區別對待、精准施策。要做好動態監測,特別關注接近‘臨界點’的脫貧戶,採取有力有效的防範措施,使他們穩定脫貧,日子越過越好。”

  大數據越“接地氣”,防返貧監測預警就越精准

  防止返貧的關鍵還是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監測,提前採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不能等他們返貧了再補救。

  今年3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家庭為單位,主要監測建檔立卡已脫貧但不穩定戶,收入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緣戶。具體監測範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準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

  應當如何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不少讀者在來信中提出很好的建議。四川宜賓市讀者餘強認為,可以建立“線上+線下”動態監測系統,一方面整合扶貧、衛健、社保等部門的資源,建立數據定期收集分析研判制度,讓幹部少填表、農戶少跑腿,實現精准監測;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支由村幹部、村民代表、幫扶責任人等組成的防止返貧監測員隊伍,定期入戶監測和報告農戶情況,及時掌握信息,有效防止返貧。

  如今,一些地方正探索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完善返貧致貧的監測預警機制。陝西銅川市開發了易地扶貧搬遷後續防返貧監測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設置關鍵指標評判、綜合參照系數、模塊趨勢研判等,實現了對銅川市4590戶13944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防返貧實時監測預警。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