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貝聿銘造夢的人
http://www.crntt.hk   2024-07-01 11:58:04
鄔達克在上海的建築工地。(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理想、志向、成就都是從夢想開始的。我們都知道貝聿銘是在美國學習建築,在美國成為建築師,但許多人未必知道他的建築師之夢始於上海。當貝聿銘還是一個徬徨的、十六七歲的中學生時,上海靜安寺路上一座正在建造的高樓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在晚年時仍記得少年時的夢:“那座大樓如此之高,高得讓我著迷。就是在那時,我下決心將來要設計建築。”

  這座迷住少年貝聿銘的高樓叫作“國際飯店”,今年是它的九十大壽。一九三四年建成時,它是亞洲的最高建築。二○○○年,貝聿銘在一次訪談中回憶上海對他的影響時,儘管他離開上海已有六十五年,但仍記得那個為他造夢的人──國際飯店的建築師:“他是一個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築師,名叫鄔達克。”

  在被遺忘了四十年之後,鄔達克(L. E. Hudec)的名字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浪潮回到了上海灘。他的許多作品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不過,在重返上海多年後,他的面目仍然有些模糊。關於他的國籍就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是捷克籍,有的說他是匈牙利籍,也有的說他是匈牙利籍的斯洛伐克人。

  那麼,哪個說法是對的?其實,即使把這三種說法合在一起,也不夠全面和準確。實際上,鄔達克的國籍和身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變化的。他的第一個國民身份是奧匈人。一八九三年他出生在奧匈帝國版圖下的班斯卡─比斯特利察。一九一四年他在布達佩斯的皇家約瑟夫理工大學建築系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被征募加入奧匈軍隊。在戰場上,他的建築知識只能用於修築工事。一九一六年他被俄軍俘虜,被送到西伯利亞的戰俘營。一九一八年九月他逃出戰俘營,用一本假的俄國護照穿過俄中邊境。同年十一月初,二十五歲的鄔達克到達上海。

  雖然那是一本假護照,但他到達上海後,立即去俄國駐滬領事館換領了一本真護照。這本俄國護照不僅給了他一個新身份,還重新拼寫了他的姓氏,由Hugyecz改為Hudec(鄔達克)。根據他的回憶推測,在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年他持有俄國護照。無論護照真假,他至少在名義上曾是俄國公民。

  在一戰之後,歐洲各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和邊界線,人們的國籍也隨之而變。奧匈帝國在一九一八年解體後,鄔達克的家鄉班斯卡─比斯特利察於一九二○年脫離匈牙利的統治,並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因此,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他被視為捷克籍建築師。一九三八年,他的家鄉再次被劃入匈牙利的版圖,鄔達克的國籍也再次改變。因此,現在有些學者稱他是匈牙利建築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