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花個百十萬,民企變國企,這樣真真假假的“掛靠”戲碼為何仍在持續上演?
最近兩個多月,證券時報記者暗訪國企掛靠市場,發現多家大型央企的下屬公司被中介機構或掮客明碼標價。他們聲稱,少則七八十萬,多則數百萬,就可以把一家民營公司的股東背景變為國有性質,以獲得更高的市場信用。
冒名的子公司打著國資旗號招搖行事,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央企及其下屬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還嚴重影響國有主體聲譽,更是對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公然破壞。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1年重要任務中,就包括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公平競爭等內容。儘管隨著監管收緊,民企不惜重金掛靠國企亂象已有所收斂,但中長期治理力度與成效仍有待觀察。
掛靠掮客“生意經”
如果一家民企老板動了尋求國企股東背景的心思,他可以很容易找到中介信息。
2020年11月以來,證券時報記者以某投資類公司總經理的身份,對央企、國企掛靠市場進行了暗訪。在網絡上,通過簡單檢索,就能得到多個提供此類服務的業務員電話。他們多為工商、稅務等代理服務機構的員工,在微博、貼吧等平台發布大量相關信息。
“對接優秀民企成為國企、央企旗下子公司,讓民企享受央企、國企待遇,提升股東背景,增強談判優勢,獲得更高的融資和授信,投標、承接項目更有底氣!僅參股,不參與實際經營!”這是他們近乎統一的招攬話術。
在證券時報記者搜集到的10餘個中介電話中,至少3個屬於華夏啟商(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業務員。在微信溝通過程中,華夏啟商的黃某介紹,國企掛靠的費用(本文所說掛靠費用皆指首年費用)是100萬元~500萬元不等,國企只提供背景,不提供資質,要求擬掛公司有正常經營的業務,並需要將業務情況向國企報備。黃某聲稱,可以在多家大型央企下掛靠公司,掛靠4級需2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