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提升產業鏈控制力。產業鏈控制的基本形態有三種:全產業鏈控制、關鍵環節控制、標準和核心技術控制。全產業鏈控制的企業一般為產業鏈主導企業,主要通過契約方式組建產業鏈合作聯盟,通過優化聯盟內協作機制提升產業鏈績效,或通過核心能力培育,增強對產業鏈上下游其他產業的影響力,構建動態的產業鏈合作關係。關鍵環節控制更多地植根於自身核心能力的培育,利用自身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競爭優勢掌握話語權。標準和核心技術控制則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之間的“互補互促效應”,在提升產業發展層次過程中進行市場控制和利潤獲取。由此可見,是否擁有產業生態主導企業、是否擁有具備“殺手鐧”的零部件供應企業,是決定產業鏈控制能力的關鍵。
因此,提升產業鏈控制力的重點是以企業和企業家為主體,培育產業生態主導企業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增強全產業鏈、關鍵環節、標準和核心技術的控制力。要積極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調動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支持實體經濟企業做大做強。要激發國有企業、現代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創新活力,建立適應重大技術攻關和產業鏈主導企業培育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中小企業參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開發,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強化創新企業培育,把發展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數量多、質量優、潛力大、成長快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第三,促進產業鏈聯動發展。一是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發展,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促進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二是促進供需聯動發展,既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也要注重發揮人口和超大規模市場規模優勢,以龐大的國內需求倒逼產業轉型升級。三是促進內外聯動發展,堅持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促進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銜接,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四是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聯動發展,加強產業化、市場化的聯動,建立共性技術平台,促進成果轉化應用,打造“政產學研資”緊密合作的創新生態,解決跨行業、跨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五是促進要素協同聯動發展,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強化實體經濟發展導向,以相關政策協同為保障,促進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要素資源順暢流動,加快構建以信息、技術、知識、人才等要素為支撐的新優勢。此外,還要加強中央和地方聯動,聚焦5G、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汽車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有影響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把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