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消費時代,消費者權益何以安放?
http://www.crntt.hk   2019-03-16 08:57:24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細數一下,2019年已經是第37個消費者權益日,每到此時,都會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的自我維權意識不斷增強。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62247件。中消協受理汽車相關消費投訴超1.7萬件。另外,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互聯網保險消費投訴同比增121.01%。在新舊經濟轉型階段,傳統的消費矛盾痼疾未除,互聯網等新經濟崛起、新消費領域的不斷拓展又帶來了更多新型的消費糾紛。

  東方網發表時評人王德培文章分析,根據中消協公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可以清楚地看出,售後服務、產品質量和合同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七成以上。其中,質量類投訴比重加大,反映了消費者對於商品和服務質量的更高要求;虛假宣傳和假冒問題也相比去年有所增長,愈發凸顯了誠信體系建設的迫切性。另外,在所有投訴中,位列前兩位的是服務類和商品類投訴,其中,服務類投訴占比最大,占總投訴量的48.31%,而以網絡購物為主的投訴量又在服務投訴中位居首位;商品類占總投訴量的47.9%。由此可見,伴隨著消費升級、消費形勢的多樣化,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亟需相關部門加快和強化消費環境的重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基於如此迫切的形勢,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依法懲處、絕不姑息”。中國消費者協會直接將“信用讓消費更放心”確定為2019年消費維權年主題,將開展消費體驗、消費評議、消費調查等工作,發動消費者積極參與信用體系建設,力求努力營造一個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更何況,考慮到消費已穩居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之首,已逐步取代投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8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6.2%。不僅如此,中國消費的內部結構正經歷著由“量變”到“質變”的消費升級過程,人民更注重高品質消費、發展型消費和服務型消費。可是,國內消費環境的惡劣卻導致了國人有能力不敢消費,想消費的競相到境外消費。因此,如何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就顯得尤為迫切。

  文章表示,究竟如何營造安全、安心的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呢?關鍵還在於從以下幾個方面精准發力:

  一是對消費市場進行大整治,實現對消費造假的大清理。尤其是在互聯網電商、微商等社交消費平台大肆崛起的當下,國內各大電商平台應加強“制假售假黑名單”共建、共享機制,實現線上線下處罰記錄均可查詢,讓消費者也能監督、遠離失信商家。對新型數據流量造假可引入多方利益相關機制,構建平台間的反刷單統一聯盟。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人民的力量,將專業打假與散戶打假相結合,通過平台治、企業(商家)自治、民治等形式,掃除大消費時代的發展障礙。

  二是實現消費規則的全面建立及執行。中國的消費如今正處於爆炸與亂象共存的混亂狀態,消費規則的全面建立及規範執行被頂在杠頭上。好在從信聯到網聯,再到信用積分制度的試運行,還有新的《電商法》也開始在消費端發力,為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駕護航。其實,除此之外,還可以美國為鑒,綜合運用民事、刑事、行政法等手段,形成一個包括法律制度、組織機構和監督機構在內的完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三是加強消費環境再造。尤其是在大消費時代,消費升級倒逼國際市場的競爭越來越趨向於品牌競爭,有鑒於此,未來有必要進一步培育和強化中國的自有民族品牌。譬如,可由國家領頭成立優秀的民族品牌戰略聯盟,防止聯盟內各品牌之間的惡性競爭,並且,對於民族品牌要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扶持,盡可能在各個細分領域都能彰顯中國的品牌實力,滿足消費者愈發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精致化的消費需求。對於制假售假行為要從資金處罰到法律處罰,讓消費者回歸本土,更青睞和支持國有品牌的消費。

  四是有必要強化消費組織再造。首當其衝的就是有必要在頂層機構設立上,借鑒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相關經驗,單獨設立一個中國消費局,並確保其獨立性,其規格應與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相當,從頂層層面統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各項法規和行政管理事務。與此同時,針對突然興起的“消費商模式”(即消費者同時也是銷售者),除了在政府層面加強監督和法律嚴懲外,企業可建立“消費商”聯盟,在聯盟內實行消費商評分制度和獎勵機制,一旦涉假“終身不得入圈”,並根據產品的消費體驗回訪進一步強化產品的質量。

  五是有必要建立多方協作的協調機制,保障消費的法治化、制度化。一方面,國家發改委重在頂層設計,將新興的消費產業提升到國家的戰略高度,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提供良好的政策利好和發展環境,推動消費升級。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等多方協作的協調機制,將發改委的頂層設計具體實施落地。行業協會和地方政府還可以在已有的法律法規基礎上出台與之匹配的條例和制度規範。

  總之,以3•15為契機,中國有必要一步步從法律、政策、行業自律等方面全方位的重點整治消費環境,“放、管、服”有機結合,以求終極效果如同反腐目標,“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最大程度地為消費者營造安心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強化消費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力和貢獻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