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前不久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顯而易見,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鄉村振興的直接表現是農民富起來、人氣旺起來、煙火氣濃起來。能讓農民富起來的是產業,能讓人氣聚起來的也是產業,能讓煙火氣濃厚起來的更是產業。興旺發達的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強有力支撐。因此,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基礎和保障。產業發展不起來,鄉村振興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推動難,成勢難,可持續更難。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鄉村產業振興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農民工總量29753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人,增長0.6%。其中,本地農民工12095萬人,下降2.2%;外出農民工17658萬人,增長2.7%。越來越多的農民轉變為市民,這是好事,有助於推動新型城鎮化。但是,鄉村振興也需要勞動力。如何讓勞動力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就成為一個新課題。
近年來,隨著數字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年輕人在農村有了用武之地,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回鄉創業。但相對於鄉村振興的龐大人才需求而言,返鄉青年數量還是較少。農村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不足,制約了鄉村產業振興。
90後、00後的許多鄉村青年,雖然生在鄉村、長在鄉村,但是對農業產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加上農業產業從業人員相較於城鎮工商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偏低、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對薄弱、鄉村生活沒有城鎮生活豐富多彩等原因,他們從學校畢業之後,往往選擇在城鎮就業。鄉村留不住年輕人,產業振興就缺少“最活躍的因素”,“人從哪裡來”便成為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