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據新華網報導,進入臘月,年關將至。71歲的楊有山跟老伴坐在炕頭,盤算起2023年的收入:合作社股份分紅8000元,門面房租金5萬多元,村裡發了1.2萬元的老年人生活補貼。“算下來有7萬多元,托集體經濟的福,日子越來越好了!”
楊有山所在的陝北榆林市靖邊縣張家畔村,多年來發展了餐飲、住宿等18處集體經濟實體。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66萬元,其中400多萬元用於村民分紅和福利發放;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突破600萬元。“集體經濟家底厚了,村民財產性收入才能穩步提升。”張家畔村黨支部書記李忠說
村史館裡記錄著張家畔的發展史。20世紀90年代,在黨支部堅持下,村集體保留70%的土地,為集體經濟打下堅實基礎;之後30年,持續壯大集體資產,為困難村民兜底保障;2017年進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社,村民變股民,參與集體經濟管理和分紅……
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處的榆林市,近年來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推動農民收入節節提升。
在榆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許多“塊塊田”“綹綹地”整合集中,通過規模化經營實現降本增產;許多山梁溝峁間的窑洞變身特色民宿,村民吃上“旅遊飯”;許多土地資源貧瘠的村莊抱團發展,“聯村共建”吸引企業落戶……發展至今,榆林市已實現集體經營收益全覆蓋、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消除,集體經營收益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達到300多個。
在榆陽區大紀汗村,50歲的高志偉將自家兩畝耕地流轉給一家種業集團,自己靠種地手藝在農場務工,他說:“除了流轉費,每個月還能領5000多元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