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必須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
經濟日報發表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玉玲文章表示,綠色金融指的是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所提供的金融服務。綠色金融以金融市場為載體,可通過經濟手段調節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引導更多經營主體主動進行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文章指出,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需要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據測算,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回報周期也比較長,僅靠政府資金遠遠不夠,迫切需要增強金融機構的投融資支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近年來,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中國金融機構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在促進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和價值。實踐證明,發展綠色金融是改善融資結構、拓寬生態項目資金來源渠道、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能夠為相關領域資金需求和資源優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撐,對於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形成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為主、多種綠色金融工具蓬勃發展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融資模式、風險防控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同時也需解決發展速度較慢、信息披露機制不夠健全、融資成本偏高等方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