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據新華網報道,端穩中國飯碗,要把農業“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裡。部分品種競爭力不強、核心技術創新存在短板、創新主體和要素有待激活……面對部分種源“卡脖子”挑戰,在海南省三亞市,2021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矽穀論壇與會嘉賓共同為打贏種業翻身仗“把脈”建言。
重點品種如何“破卡”?
在“有沒有、保生存”的問題上,我國種源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國內能夠滿足需求,已是業內共識。
記者從大會獲悉,近年來,我國通過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篩選出具備優質、抗病蟲、抗逆、養分高效利用的綠色優異種質資源與育種中間材料,創制綠色性狀優質新種質,培育出了新型玉米自交系、水稻不育系等。
“大宗蔬菜品種選育也取得突破,國內品種的生產覆蓋率提高到87%,改變了耐抽薹的大白菜、甘藍、蘿蔔以及娃娃菜等種子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杜永臣說。
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在“好種源、高質量”方面還有較大差距。當前,我國玉米、大豆單產水平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60%左右,生豬的飼料轉化率、奶牛產奶量,都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80%左右。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楊雄年指出,我國對國外優異種質資源的引進、利用落後於發達國家。我國申請保護品種僅有7%來自國外,在美國這一比例達62%,日本也在30%以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錢前表示,受種質資源精准鑒定有限、育種群體遺傳基礎狹窄、育種方法與技術創新局限等因素限制,我國通過審定的作物新品種中突破性品種較少,同質化問題比較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