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讓農村市場潛力變實力
http://www.crntt.hk   2021-01-27 09:27:06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出發,深刻闡釋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體要求,科學回答了在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歷史性機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三農”工作必須面對新情況,從政策層面和實踐層面,充分挖掘和釋放出農村市場的活力和潛力,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新動力。

  挖掘農村市場巨大潛力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口數量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全國農村人口數量有55162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近四成,如此之大的農村人口消費對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舉足輕重。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長9.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64,比上年縮小0.05。近些年,農村居民收支增速一直高於城市居民。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看,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比上年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率從2013年的2.47∶1縮小到2019年的2.1∶1。

  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有力促進了農村消費。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看,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比上年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比上年增長9.0%。鄉村消費總額雖然相比城鎮消費還有較大差距,但其增速連續8年超過城鎮消費。同時,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4年的1800億元增加到1.7萬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高達3975億元,同比增長27%,帶動300多萬貧困農民增收。農村電商迅猛發展,縣鎮市場、農村市場成為重要的增長點。

  釋放農村生產要素活力

  生產要素涵蓋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各種資源,一般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信息、管理等也被納入其中。受歷史因素,尤其是早期政策體制導向“重工輕農”的影響,農村作為城市的資源儲備基地,向城市供應土地、資金以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城市通過虹吸效應吸引農村先進的生產要素,導致農村空心化,經濟發展乏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其重要方面就是激活生產要素活力。

  解決“三農”問題也要從這個角度入手。首先,要處理好土地要素問題。當前,我國農村土地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流轉效率低下,導致實現資產化功能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當,使得農村無法開展規模經營。現階段,需要在前幾年各地開展的土地確權登記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和做法,搞活農地經營流轉,創新農地經營流轉模式。想方設法延伸非農業生產土地的價值鏈,盤活農村宅基地,加快推進宅基地確權登記,有序釋放農村宅基地紅利。培育和健全城鄉建設用地統一市場,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及價格彈性增長機制。其次,要健全勞動力要素配置。與城市相比,農村受其自身條件、自然環境、生活環境、子女受教育等因素影響,人才總量不足,總體素質不高。再加上農村勞動力流失現象嚴重,部分農村地區一定程度上出現“空心村”的現象。因此,要完善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城鄉人才信息互動。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激勵機制,鼓勵有一定技能、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留下來”。再次,要完善資本要素配置。農村發展,資金投入是保障。但受現實情況和主觀意願的影響,“金融惠農”融資的規模還遠不能滿足鄉村產業振興的需要,農民信用意識弱,與金融平台合作的意願不強。因此,要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比如,加強縣域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服務,增加投放農村的貸款比例;積極發展政策性農村金融保險業務,鼓勵商業性金融保險機構參與涉農業務等。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