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近日,關於銀行“補血”的話題再次引發各方關注。央行、銀保監會不久前聯合發布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被業內稱為“中國版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其中,有兩個關於時間節點的監管要求,即對於已經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的四家大型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一是需要滿足外部TLAC風險加權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1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18%;二是外部TLAC杠杆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6.75%。
市場擔憂,新的管理辦法將給銀行資本補充帶來不小壓力。據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四家大型銀行外部TLAC杠杆比率均超過7%,符合達標要求,但風險加權比率並不達標。有業內專家測算,若以2020年6月份數據為准且不考慮逆周期資本計提,在2025年前,四家大型銀行需要發行合計超過3.3萬億元的TLAC合格債務工具,才能實現達標。
從整體來看,目前銀行業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僅今年9月份以來,主要國有大行均在積極發債,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9月份二級資本債發行均超過600億元。另外,9月22日,剛剛成功發行650億元二級資本債的建行發布公告稱,擬發行不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等值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用於補充二級資本。
眼下,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既要與實體經濟同舟共濟,共同應對疫情衝擊,又要築牢防風險的底線,謹防發生系統性風險。通過短期頻頻“補血”,固然能緩解資本金短缺困境,但若要“治本”,還需從整體著眼,優化內外資源,通過轉型發展尋求破解之道。
從各家銀行近年來的主要做法來看,在一定時期內,通過採取資本集約化和精細化管理等手段,推進資本節約,提升資本使用效率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還有通過強化核心資本和一級資本指標管理,通過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券和擴充股本等路徑鞏固資本實力;在風控和管理等方面提升數字化能力,提高效率,通過降低綜合成本,持續強化經營能力等。
為降低TLAC要求對銀行業務的影響,大型銀行可抓住目前行業變革的機遇,向輕型化方向轉型,通過輕型化發展嘗試破解資本金困境。通過業務轉型發展,銀行最終實現在經營中不再主要依賴資產規模、機構網點和人員擴張獲取利潤,而是綜合利用科技手段、產品與服務創新等多種方式,降低風險資產權重,配置輕型資產,降低資本消耗。
近年來,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力推動輕型化轉型,在使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收益。在這方面,大型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實力更強,改革成效更明顯,轉型發展的步子也不妨邁得更大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陸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