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上海一位市民正將垃圾投入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 |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7月初以來,上海成為全國首個實施垃圾分類新規的城市。志願者會檢查居民是否將腐爛的水果從塑料包裝中取出,是否將袋子清理幹淨,以及是否將電池扔進了有害垃圾的袋子裡。一些住宅區還在垃圾桶上方安裝攝像頭,以查找違規者。另一些小區的住戶需要在垃圾袋上粘貼二維碼,以便追溯垃圾來源。違規者將面臨罰款等處罰。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7月10日報道,中國政府兩年前作出決定,到2020年,46個選定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達到35%以上。
垃圾回收利用率不足的原因不只在於居民,還在於缺少先進的垃圾分類設施和處理系統。到目前為止,垃圾回收主要由來自較貧困地區的拾荒者完成,他們靠雙手尋找家庭垃圾中的可回收原料,再將其賣給小型回收公司。現在應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到目前為止,中國民衆對可回收瓶罐的價值認識不足。在2018年的一項調查中,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并不很清楚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近年來在中國顯著提高的環保意識,大多止步於個人行為。塑料袋無處不在,就連香蕉都是用塑料膜包裝的。不少消費者在咖啡館內依舊使用外賣紙杯。
上海出台了各種改變民衆習慣的措施。例如在上海市郊的大場鎮,社區工作人員每周都要評選出垃圾分類模範家庭。他們的照片將在數千個宣傳欄中展出。而不遵守分類規則的人會面臨處罰。此外,大場鎮的14萬戶家庭都分配到了二維碼,這樣一來,即便在扔掉垃圾後,也可以追溯他們的扔垃圾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