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最新潮的文化資訊“一鍵可達”,身邊的“圖書驛站”“百姓書房”一座座建立,地鐵、商場、濱江、綠地進駐了演出團隊,家門口也能遍覽長三角文化精粹……這些都是上海公共文化建設所帶來的新氣象。上海將繼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多元化、專業化、效能化、制度化建設,實現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解放日報3月13日)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市實現全體市民的文化權益,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要瞄准一流,朝著全國領先和卓越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個目標,實現應有的作為,標杆城市的堅實內核。
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是承載公共文化活動的空間載體。去年以來,一批新的文化場館在上海各區拔地而起,令文化藝術活動變得更加觸手可及。除了“大而美”的文化場館建設,“小而精”的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同樣提上議程。通過“文化進商圈”等舉措,濱江地區、機場博物館、商場樓宇、交通樞紐等公共空間充盈文化味,讓不少人的腳步慢下來、停下來。
今年年底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上海為2019年公共文化服務設定的“小目標”,上海為此制定重點任務表,為今年的工作“劃重點”,通過其中列出的18項重點任務顯示:滬上將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目標均等化、供給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專業化、公共服務效能化、管理體系制度化建設,構建具有上海特點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無疑是廣大市民的文化福祉,惠民利民的文化實事。
重點突出,方能措施到位、資金到位、活動到位、市民的體驗感受到位。上海要朝著全國一流領先的目標,不斷編實、織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四級網絡,著力提升每一個市民的文化獲得感,按照便捷、普惠、實用的要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把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全部納入市府實事項目,16個區5129個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全部實現文化配送,要推助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向遠郊傾斜、向居村下沉,不斷完善四級配送體系,讓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務率先走出一條精准配送的路,讓公共文化服務離大家近一點、再近一點,惠及廣大市民和城市人群,在家門口、15分鐘範圍,都能體驗享受精神文化樂趣,有更多品質優良的“家門口的文化客廳”,以及商場、企業、廣場、綠地和其他場所公共文化新空間。
公共文化服務還要創新機制,匯集各種文化志願者、輔導員隊伍,讓社區的每一項文藝演出、展覽展示、特色活動都有定制版,讓申城基層的小區和各個地方,載歌載舞、書香墨韵,普灑精神生活的陽光雨露。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