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支撐的手機導航系統、第三方電子支付和網絡快遞/外賣送餐服務平台則通過時、空、邏輯在貨品、快遞員和消費者之上三個維度的融合,以近零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精准配送服務的效率,外賣的高頻服務也正在打擊低頻配送。
“大雲移物智”等智能產品則通過精准收集供給/需求、科學預測供/需匹配、高效服務個性化定制和標準化非標終端與渠道等方法,持續推進高效低價標準化進程。最初最易標準化的信函及特小件成就了效率安全領先的順豐快遞;二維碼擴展了快件的標準化,智能裝備擴展了非標商品的標準化,在快運物流領先的德邦開始受到資本青睞,標準化能力決定了市場競爭優勢。
第二,空間維融合得益於城市與物流融合後的空間結構重構。
城市物流的運儲集配空間布局極大地影響城市交通負荷,特別是某些具有高度時效性貨品的倉配資源需求,在城市道路和區域空間環境均屬於“非常態”,極易造成城市道路虛糜/閑置和擁堵/擁塞兩種狀態的分時轉變或潮汐特征。
將“非常態”轉變成“常態”可從頂層戰略實現資源配置優化,如“(軌道)+物業+商貿”客運體系和“(軌道)+倉配+批零”貨運體系,通過資源和活動的集聚實現區域空間滿負荷常態,城市資源得以集約化。是否選擇軌道,取決於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和(車)站(貨)場具有的覆蓋能力。
智慧物流還推動城市間的甩掛運輸、城市內的共同配送、社區共享快遞櫃等模式的落地,用數據驅動運儲集配的智慧物流供應鏈,推動城市供給/消費/商貿渠道的資源優化變革。
智慧物流支撐的智慧城市空間結構重構,還可以推動商品及流通過程中的廢棄物/殘留物的低產出率和低價高效回收。以“運貿融”一體化帶來的責權利統一的運營模式,可以大規模降低廢棄物/殘留物數量,如圍繞城市邊緣集中布局的中央廚房、裝配式建築和預制式建材等均大規模降低了廢棄物/殘留物的產出;可以讓綠色包裝、共享集裝箱、共享最小封閉運/儲單元和共享標準托盤等資源循環使用理念落地;可以推動消費末端殘留物智能處理裝備實現回收物流總量大規模降低。
第三,時間維融合得益於供/需潮汐特性後的資源分時租賃模式和平行/並行產業鏈間資源配置優化。
囿於中國資源的消費者擁有量遠不及西方發達國家居民那麼充沛,暢行於發達國家的共享經濟運用到中國基本改良為資源的分時租賃;“大雲移物智”等智能工具恰恰可以精准度量供/需/商貿及物流渠道的資源分時利用率;智慧物流與供應鏈恰恰可以在城市、社區和產業集群生態中實現閑置資源複用和跨功能、跨產業鏈的資源綜合配置,推進智慧城市向深度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