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浙江在線訊,寧波海曙區章水鎮李家坑村的“高山果蔬農業園”將於近期開工。這兩天,村黨支部書記李紅偉忙著帶領村幹部對涉及的60餘戶村民土地情況進行最後的梳理。“我們可都是這裡的股東,以後就能享受分紅了!”盼望已久的強村項目即將正式落地,村民們難掩激動。李紅偉告訴記者,園區占地100畝,集時鮮果蔬采摘、休閑觀光體驗於一體,一期今年就能對外開放,“屆時每天能接待千人,可帶動全村30餘人就業,村集體僅此一項預計每年收益近百萬元。”
高山果蔬農業園是章水鎮鄉村振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後引進的第3個項目。去年9月,包括李家坑村在內,章水鎮所轄20個村以鎮村聯建模式,在寧波率先成立鄉村振興公司,其中鎮屬資產占51%的股份,20個村以村集體為單位按不同資金比例入股,共占49%,年底“保底收益+按股分紅”。
在鎮黨委書記周宏杉看來,鄉村振興公司的成立,不僅有效盤活鄉村閑置資源,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希望。章水地處四明山麓“心臟”,雖自然條件優越,但受地理位置限制,仍有16個村的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在10萬元以下,經濟基礎薄弱,數量占全區一半以上。按傳統的方式,這些村單打獨鬥自己組建經濟合作社開展經營創收,短時間內難以形成氣候。全鎮統一組建鄉村振興公司後,一方面以市場價集中收購閑置或低效利用的廠房、土地、山林等,通過規劃、提升和改造,把點狀閑散資源串聯成線、包裝成塊,打造成優質資源包,統一管理,進行市場化運營、項目化運作;另一方面通過科學培育鄉村業態、精選優質投資項目,實現資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帶動村級集體共同發展和村民增收。
鄭家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全村1100多人從事浙貝母種植。然而由於生產經營“低、散、亂”,貝母的價格從5年前的每斤22元一路跌至6.5元。“辛苦種植的貝母價格賣不出好價,為了生計,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留在村裡的中老年貝農,積極性不高,許多土地被閑置下來。”村黨支部書記鄭宏國說,無資產、無資金,缺乏經營人才,產業發展不起來,增收致富就是一句空話。
同樣感到困惑的還有章溪村和龍觀鄉的金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