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美國宣布了印太基建投資計劃,試圖聯合日本、印度等國與中國展開競爭。除此之外,美國情報部門甚至通過情報共享的方式向澳大利亞展示中國5G技術的風險,試圖阻止中國這一戰略性技術在海外立足。
其四,針對中國國有企業“走出去”,美國選擇了中興通訊作為打擊目標。從針對中興的制裁到最後的和解解禁,美國以一個舉世矚目的案例說明了他國與中國企業合作的風險,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
其五,針對中國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限制外國投資”等所謂“扭曲市場的手段”。美國駐WTO大使正在積極籌備聯合歐盟、日本等國在WTO對中國發起聯合起訴,為西方國家採取貿易反制措施尋找法律憑據。
軍民融合為何成為下一個目標
美國商務部此次決定突如其來,並無征兆,但這一舉動符合美國對華貿易打壓暗線的邏輯,即繼續削弱中國趕超美國的制度和政策優勢,封堵中國可能運用其他制度繞過美國打壓的缺口。美國此輪封鎖目標包括多家中國知名軍工集團的下屬公司,未來美國的封鎖制裁目標或將繼續擴大,並帶有“次級制裁”性質。美國將目標轉向軍民融合主要出於以下目的:
其一,干擾中國國防和軍隊改革及軍民融合戰略運行,減緩我國軍事實力崛起步伐。公布44家企業只是美國相關技術封鎖行動的第一步,未來或將有更多中國軍工企業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列上名單。美國也將積極推動歐盟、以色列等國遵守美方的封鎖決定,從而讓中國軍工企業引進技術帶來困難。
其二,削弱中國軍工出口的競爭力。2019年國防授權法中,美國要求美盟友國家在武器採購問題上“選邊站”,如果其執意購買俄式先進防空裝備,美國將不按時交付先進戰鬥機。這種做法也很可能被複制到中國,相關受制裁企業的海外出口將面臨類似困難。
其三,阻止中國通過軍民融合變相實現產業政策目標。美國方面認為,即便中國表面上取消了產業政策和國企補貼,也很可能利用軍民融合的方式推進核心關鍵基礎技術的研發,從而實現對美國的進口替代。美國的制裁將干擾中國非軍工企業參與相關研發和應用項目。
其四,阻止美國及他國高科技企業參與中國軍民融合,推進中國技術進步。美國商務部此次運用的“國家安全”因素是一個解釋權無限的“霸王條款”,該命令清晰的警告了美國企業不要與中國軍工企業產生聯繫。這種限制也將阻止美國企業和一些有軍工背景或參與軍民融合的中國企業展開合作。(文/李崢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者)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