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有眾多需要高度關注的方面,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聚焦“三個四”,即四輪驅動的產業體系構成、四大中心引領協同的產業空間布局和四鏈融合的產業生態打造。
1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粵港澳大灣區新使命
深圳特區報發表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鄒新月、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珠三角科技金融產業協同創新發展中心主任蔡衛星文章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近年來,中央不斷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頂層設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等一批重要政策文件相繼發布;粵港澳三地在協調機制、互聯互通、制度銜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優勢互補的產業和空間協作更加緊密,合作模式從“製造與貿易”簡單分工合作發展到智能製造、科技研發、生物醫藥等多領域深度合作;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初見成效,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海洋經濟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攀升,大灣區城市之間產業協作也從要素協作階段邁入多鏈融合發展分工協作階段。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十四五”開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作為經濟基礎的產業體系建設,必須要面對原始創新要素不足、綠色發展能力不強、協調發展程度不高等關鍵性問題,遵循新發展理念要求,不僅要做好“大”的文章,更要做好“強”的旋律、“優”的篇章,探索新時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加快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向“大而強”“大而優”轉型跨越,不斷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2要著眼於兩個關鍵詞的要求:一是國際競爭力,二是現代
文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要著眼於兩個關鍵詞的要求:一個關鍵詞是具有國際競爭力,一個關鍵詞是現代。“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一關鍵詞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要以全球市場為舞台,在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效率、質量和成本優勢。“現代”這一關鍵詞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要積極順應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最新趨勢,始終引領產業發展。創新無疑就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的驅動力。一方面,產業體系的現代化要求主動對接最前沿、最先進和最高水準的技術,如此才能始終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位置;另一方面,儘管國際競爭力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獲得,但是唯有創新驅動發展下產業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才可能得到長遠保持。通過將數字經濟從流通領域導入生產領域,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產業互聯網,以推動大灣區社會生產生活全面數字化,形成各具區域優勢的分工新格局。
3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最為關鍵的是聚焦“三個四”
文章指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有眾多需要高度關注的方面,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聚焦“三個四”,即四輪驅動的產業體系構成、四大中心引領協同的產業空間布局和四鏈融合的產業生態打造。
第一,在產業體系構成上堅持“四輪驅動”,即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柱,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以海洋經濟為優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先進製造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支柱,穩住了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的基本盤。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已有研究表明,不管在世界範圍內還是在某一個國家,製造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始終是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先進製造業具有規模體量大、配套體系全、發展空間廣等優勢。加快發展大灣區先進製造業,重點是深入落實製造強國戰略,大力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優化製造業布局,加快製造業結構調整,加強產業分工協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