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一項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需要從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和積極推進。”“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並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應對新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我們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有機統一的高度,科學認識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
經濟發展是一個連續的歷史進程,也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需求結構、產業結構、技術體系和關聯方式等,決定了不同的發展格局。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這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發展階段要著力推動完成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可以說,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新發展階段、新歷史任務、新環境條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乘勢而上、化危為機具有重大意義。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謀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弱化。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效回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學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戰略謀劃。
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對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的同時,我國發展的比較優勢也在發生轉化,正在由勞動力等要素低成本優勢轉向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體系和配套能力完整、數據資源海量等優勢。遵循大國經濟發展規律,伴隨經濟總量擴大和比較優勢轉化,我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外貿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征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在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賦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在一些國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以及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是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開啟新征程的戰略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上,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危和機並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將在解決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應對傳統國際經濟循環弱化挑戰的同時,創造發展新空間、提供發展新機遇。這將進一步發揮我國獨特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發展優勢和機遇優勢,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充分利用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大國經濟的共同特征是內部可循環,國內供給和國內需求對於經濟循環起到主要的支撐作用,同時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並帶動外循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經濟快速成長,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規模巨大,國內大循環的條件和基礎日益完善。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科學把握,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深刻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導向和保障作用。根據發展階段性特征制定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對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導向和保障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擴大對外開放,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們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推動經濟發展向國內需求主導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基於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戰略性思路,有效提升了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構建新發展格局,既遞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充分汲取我國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擴大內需戰略的經驗,是對以往發展戰略的整合提升和創新發展,是新形勢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創新性舉措,必將對我國新發展階段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戰略導向和保障作用。
深刻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現實基礎和內涵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立足自身,把國內大循環暢通起來,才能任由國際風雲變幻,始終充滿朝氣生存和發展下去。”我國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市場規模巨大。隨著我國向高收入國家邁進,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形成,實現國內大循環具有堅實的需求基礎。我國儲蓄率仍然較高,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3億戶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實現國內大循環具有堅實的供給基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體現在經濟運行上,就是深化對內經濟聯繫、增加經濟縱深,使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使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進一步提高,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體現在社會再生產上,就是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堵點,在生產環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在分配環節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在流通環節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實現貨暢其流,在消費環節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從而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循環是建立在國內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而不是每個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環,不是層層要搞省內循環、市內循環、縣內循環,必須有效破除地方保護、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