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普林寫道:“如果‘脫鈎’繼續進行,那麼美國或許需要為基礎研究以及美國科學和數學教育投入比現在多得多的聯邦資金來填補缺口。這可能意味著提高稅收,以及為抵消可能出現的中國人才流失而對來自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外國人才實行更友好的移民政策。最後,美國消費者需要准備好為一條安全、多樣的供應鏈支付更高價格。”
漢普夏學院和平與世界安全研究榮譽教授邁克爾•T•克萊爾在《民族》周刊撰文指出,令美國供應鏈多樣化的過程將漫長并且艱難。雖然目前由中國工人從事的工作可以轉移到墨西哥、泰國或越南等其他低成本制造業中心,但他預計這種轉移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他說,從短期來看,“一場不斷加劇的冷戰所帶來的第一個後果可能是從新冠肺炎經濟崩潰中複蘇的速度不如預期”。
合作才能防範危機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雷特•斯蒂芬斯寫道,哪個國家會贏得這樣一場對峙,這一點目前不得而知。他說,由於腐敗和無能,美國海軍的狀態已經下滑。他問道:“如果美國和中國在某次由南海某個環礁引發的事件而大打出手,我們有信心獲勝嗎?”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弗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的國際安全問題研究員蕾切爾•埃斯普林•奧德爾說,防止這些危機的最好辦法是合作,而不是零和競爭。在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和電動汽車方面,中國的生產、出口和安裝量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它的可再生能源研發投入也是世界最多的。因此,要想盡快部署盡可能多的清潔能源,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加以限制將帶來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