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研究以及空間實驗水平較低。空間生物實驗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但我國的空間設施的資源投入和利用效率有待加強。“空間生物實驗裝置種類偏少、水平較低,常態化的實驗能力不足,這些難以滿足國家生物安全和生物創新的需要。”趙小津說。
此外,我國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在醫藥方面的應用成果較少,沒有形成“技術開發—產品—市場的投入產出”模式。趙小津告訴記者。
趙小津等7位委員建議,以國家生物安全戰略需求為導向,制定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研究及技術轉化的政策法規;強化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將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設立空間生物技術和安全專項研發基金,實施持續的空間生物安全研究與實驗計劃,不斷提升核心技術的攻關能力。
他們還建議,將空間生物安全中心等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基建”給予支持,增加空間資源投入,支持生物技術和安全相關的空間實驗項目;加強國際空間科技合作,加快空間生物實驗裝置的開發。
(原標題 7位政協委員聯合提案:將空間生物安全納入“十四五”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