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孫若怡析當代台灣社會親日情結歷史根源
http://www.crntt.hk   2019-04-25 00:25:02
 
   二、台獨勢力的崛起

   1、國民黨的衰頹。李登輝於蔣經國去世後當了12年的中華民國總統、擔任了12年的中國國民黨主席,但他卻是一個道道地地的親日、媚日的台獨,為了走向台獨之路,他提出“兩國論”刻意激化兩岸關係。他進一步誣陷“國民黨”為外來政權,以省籍情結分化台灣人民的情感,中國國民黨的衰頹自其始。

   2、修改歷史課綱—去中國化。1996年,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後,任命主張“同心圓”史觀的杜正勝為教育部顧問。1997年,再任命他為國中版《認識台灣》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主委,並正式將《認識台灣》增加為國中版的新課程。2004年,陳水扁執政時期的教育部長黃榮村,依照“同心圓”史觀修改高中歷史課綱,預計要在民國95學年度施行,故稱“95暫綱”。高中歷史課綱自此以“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三個領域並列,其中“中國史”則不再稱之為“本國史”。2017年7月3日,蔡政府教育部所屬國家教育研究院公布《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進一步在歷史課綱草案中,把中國史的領域全都去除,進而以“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並列;終於達至去中國化之歷史教育的目的。


   3、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在新版的教科書中,大力宣揚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現代化的貢獻,例如神話並大力宣揚八田與一 對水庫興建的貢獻,是推進台灣農業發展的基石。將台灣人劃分成原住民、客家人、台灣人與外省人四個族群;再以台灣人與中國人做對立概念,強化外省人的“原罪觀”,配合政治鬥爭挑起族群衝突。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不但為“台獨意識”與文化“皇民化史觀”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配合“兩國論”的論述,無形中強化了一邊一國的觀念。學生與一般大眾經過近十年的宣傳與灌輸,一方面,成為孕育了所謂“天然獨”世代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分離主義的概念也深入人心。配合一些歪曲史實、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電影,如“海角一號”、“灣生回家”等 片子的播映宣傳,不但成功架空並轉移了台灣人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惡感,甚至還喚回了不少人的日本情懷與記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