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突破兼有政治突圍
近年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一直沒有放鬆的跡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以及石油市場的不景氣,俄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驟然增大。美國則趁機落井下石,要求烏克蘭關閉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要挾德國中斷與俄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上的合作。這種情況下,軍火出口對於俄緩解經濟壓力的作用愈發凸顯。
軍售從不是單純的經濟行為,始終與政治緊密相關。俄不斷發力軍售,不僅意在拉動經濟增長、推動國防建設,更有謀求戰略突圍、撬動地區格局、達成多重收益的考量。
獨聯體地區一直是俄制武器的傳統市場,軍售也是俄維持在中亞地區特殊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俄以組建“獨聯體聯合防空體系”為名,優先向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出售S-400防空導彈系統這一拳頭產品,並在“斯拉夫友誼”“西方”等戰略戰役級演習中有針對性地演練其使用,大大增強了上述兩國的防空能力,也為自己打造了可靠的空中緩衝地帶。
在中東地區,俄向敘利亞、伊朗等國出口了“鎧甲”、S系列防空導彈系統,與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簽署了合作意向書,與土耳其、埃及、伊拉克等簽訂了包括地面武器裝備、防空系統的軍售合同,既滿足了相關國家發展國防力量的需要,又增強了俄羅斯的地區影響力。特別是,俄羅斯從土耳其與美國的矛盾中看到機會,積極促成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對土出口,成功在美土之間打入“楔子”。
此外,俄在亞洲軍售市場上也取得了突破,與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印度等國簽署了數額不等的軍售合同,增進了與這些國家的雙邊防務關係,產生了積極的政治溢出效益,為俄從南亞、東南亞方向實現戰略突圍創造了有利條件。
提高競爭力應對多重阻力
雖然近年來俄對外軍售訂單規模可觀,俄也借機在中東等地發力,較好維護了自身地緣利益,但俄在軍售市場上仍面臨著不小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