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機和之後的歐元區危機凸顯了19個處於不同發展水平和治理結構的不同國家之間建立共同貨幣的困難,這讓人們對全球化不再抱有幻想。右翼政黨在德國、奧地利、荷蘭,甚至在北歐國家都取得了斬獲。在法國,讓·勒龐 (Jean Marie Le Pen) 的右翼國民陣線也被他的女兒瑪麗娜·勒龐 (Marine Le Pen) 重新命名為“國民聯盟”,其形象改造吸引了對現狀失望的選民。左翼的分裂始於1990年代,現在輪到右翼了。
馬克龍在2017年成功地利用這一點占領了中間立場,表現為務實的中間派,致力於歐盟和歐元,支持全球化和商業,但在社會問題上進步。他帶來了基於技術、教育和創新的信心信息,重振了對法國的樂觀情緒。這是一個迅速的崛起,他以66%的選票贏得了一場響亮的勝利。
雖然他成功地重新定義了中間派,但反對派在政治光譜的右翼和左翼都被推向了極端。2018年的黃背心抗議活動是自發的,不是由任何政黨領導的,在某些方面,這是一種混亂的抗議,它將資本主義國家視為惡棍,但希望有一個更仁慈的國家作為救世主,以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利益。然而,馬克龍對該運動的打壓方式反映了他缺乏同理心,並強化了他作為技術官僚、親富人、冷漠總統的形象。左翼的梅朗雄,右翼的瑪麗娜·勒龐和澤穆爾,在政治光譜的兩端成功地利用了馬克龍的弱點而崛起。
法國選舉遵循兩輪的過程。除非第一輪投票的有參選者獲得超過50%的選票,否則將在前兩名候選人之間進行二次對決。在今年4月10日舉行的第一輪競選中,馬克龍以27.8%的得票率領先,勒龐和梅朗雄分別以23.1%和21.9%的得票率緊隨其後。極右翼和極左翼的候選人首次獲得選票的58%。傳統的主流政黨候選人如瓦萊麗、伊達爾戈都被淘汰。
這對馬克龍敲響了警鐘,他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競選活動上,而是更多地參與烏克蘭戰爭的高調外交,發揮其現任總統的優勢。該策略適得其反,勒龐成功地利用了民生問題,因為生活成本上升是近三分之二選民最關心的問題。在最後階段,決勝輪變成了選民更不喜歡誰的問題。投棄權票的比率為28%,是196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們對兩位候選人都感到失望。
馬克龍在他的勝選演講中沒有發出歡呼,而是採用了和解的語氣,“承諾成為所有人的總統”,並感謝那些幫助擊敗勒龐的人。後者是左翼的支持者,梅朗雄的選民中有41%的人雖然不情願,但為了阻止勒龐的勝利,還是投票給了馬克龍。
馬克龍第二任期面臨的挑戰更大。 2017年,他的政黨在577個席位的國民議會中贏得了314席,這次梅朗雄和勒龐都將定於6月中旬的議會選舉稱為“大選第三輪”。如果馬克龍失去對議會的控制,他可能會被迫陷入不安的狀態,這將限制他的政策選擇。這是他的前任密特朗和希拉克在第二任期間的命運。馬克龍意識到法國選民可能善變。如果馬克龍要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贏得第二個任期並保持對議會控制權的總統,那麼必須進行快速而令人信服的形象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