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放科研人員:自主權落地有多難?
http://www.crntt.hk   2019-02-18 14:45:16
 
  論文還是“緊箍咒”

  目前,“非升即走”成為國內各高校選聘人才的關鍵詞。這套制度的核心安排是:在規定聘期中,“青椒”必須完成高校規定的考核指標,如此才有機會留下,並轉為事業編制或長聘軌,否則就將被解聘。而考核指標的“三大件”仍然不外是論文、課題、項目。

  河海大學一位剛剛入職的“海歸”告訴半月談記者,他入校時和學校簽了協議合同,必須在入校6年內申請到國家青年基金課題,順利結項且評估為“優秀”才能留下來繼續參評職稱,否則幾年努力都白費了。

  武漢某“211”高校體育學院27歲的教師田耘(化名)抱怨,作為教游泳的一名“嫩青椒”,他仍然要完成每年至少兩篇C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期刊)的教研任務。

  “年終就要考評,我天天愁得頭髮都要抓掉了。”田耘說,以自己的學術水平無法完成一年兩篇C刊的任務,但評職稱必須得靠論文證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發不出C刊就沒有未來。

  南京理工大學一名“海歸”副教授表示,現在大家都知道,在國內一年沒發論文等於一年啥都沒幹。“新教師五六年非升即走的壓力很大,大家都是有點東西趕緊寫了發掉,哪怕沒有實質進展,也得硬寫。”

  不過,就算“青椒”們想“硬寫”,想有個埋頭碼字的環境也不容易。浙江一高校教師向半月談記者感慨,學校在6年一次的考核上又增加了各種各樣的校內、院內評優,他們有限的時間又被填表分去不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