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浙北的餘杭、德清、海寧等地,溝渠縱橫、魚塘密布。過去,小微水體缺乏管理,垃圾、淤泥堆積,是治水中的盲點。剿劣行動啟動後,各地開展清淤、水體聯通、新增人工濕地等工作,不少小微水體變成了村民房前屋後的“小微風景”,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目前,全省共有1.6萬餘個小微水體得到了整治,黑臟臭等感官污染基本消除,小河清清大河淨已是浙江城鄉的常見景致。
“剿滅劣Ⅴ類小微水體,全國無先例,我們根據群眾需求制定驗收標準,確保大家從治水中享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說,2017年全省治水群眾滿意度又提高了2個百分點,創下新高。
嚴騰退促轉型
發展質量高
水環境污染,表象在水里,源頭在岸上,根子在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粗放發展模式。以治水為突破口,各地堅決打破拖累轉型升級的“壇壇罐罐”,推動高質量發展。
蕭山區水質改善明顯,今年更是如願以償奪得“大禹鼎”。其中關鍵一招就是:關停“低小散”企業,騰退落後產能。蕭山衙前鎮面積不過11.8平方公里,卻聚集了650餘家小企業,湧入近5萬外來務工人員。一些企業私搭亂建,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不僅污染環境,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蕭山以環境治理倒逼產業轉型。3個月內形成破竹之勢,拆除沿河違建3974處、共164.5萬平方米;全區清除排放口31450個,兩岸16公里河岸線打通,基本消除了蕭紹運河兩岸的污染源。
環境的提升,為蕭山騰出了發展空間,增強了其區域綜合競爭力。蕭山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阿里巴巴、網易、商湯科技等名企已爭相布局;文旅小鎮、電影產業小鎮、未來智造小鎮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謀劃之中。
從運河流域到東海之濱,治水剿劣帶來產業轉型的典型案例眾多。桐鄉、諸暨、樂清、臨海……這些曾經以塊狀行業聞名的縣(市、區),經歷了深度整治後,不僅環境得到改善,更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
2017年,全省整治涉水地方特色重點行業企業636家。累計淘汰落後產能企業2690家,整治和淘汰“低小散”“臟亂差”問題企業(作坊)4.8萬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