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汪毅夫:甲午戰爭戰後50年的台灣
http://www.crntt.hk   2018-06-02 00:38:45
汪毅夫講述甲午戰爭戰後50年的台灣(中評社 張爽攝)
 
  從據台之初開始,日據當局在台灣推行“內地化”、“日本化”、“皇民化”即“去中國化”,無微不至,並且無所不用其極。1937年,日據當局的總務長官森岡在講話里說:“為使本島人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實質上需要具備皇道精神,俾使對事物之想法,與內地人趨於一致。又在形式上,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等外形能與內地人無差異為理想。即在精神、形式與內地人相同,始能謂完全日本化”。森岡的講話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可視為日據當局發動“皇民化運動”的動員令,其“理想”即目標是:在“精神”和“實質”上,使得“本島人”即台灣人“具備皇道精神”、對事物的看法(包括對戰爭的看法)同“內地人”即日本人趨於一致,精神與外形“完全的日本化”;第二部分則是對1895——1937年間,日據當局“去中國化”的階段性評估,“從語言開始,姓名,風俗,習慣”,在“外形”或“形式”上與“內地人”即日本人“無異” 。我所見日據當局印發的各種版本的《皇民化讀本》都收錄了森岡的講話。當然,入日本籍也是日據當局“去中國化”的步驟。據《馬關條約》第五款、第十一款,日據當局於1896年8月20日發布《有關台灣住民之國民身份令》,規定1897年5月8日前“末離開台灣總督府管轄區域以外之台灣住民”,即“被視為日本國臣民”,亦即被動地喪失中國國籍、被動地取得日本國籍。
         
  對於日據當局“從語言開始”的一系列“去中國化”步驟:講日本話、改日本姓名、隨日本風俗、從日本習慣、入日本國籍,以及用“皇道精神”取代中國意識,台灣人民採用各種方式,步步為營,步步扺制。譬如,針對日據當局用日本話取代中國話的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台灣民間曾廣設教授漢語漢文的“書房”(也稱“書館”),洪棄生就曾以開館授徒為業,其書館被禁之前常年保持“十餘生徒”的規模。當日據當局的教育政策逐步收緊:從管制、限制到禁止漢語漢文教學,日據當局的文化政策也逐步收緊:從籠絡到管制台灣文人的文化活動。但是,台灣文人應對有方,他們利用侵台日吏對於漢詩創作的政治考量(籠絡台灣文人)和文學興趣,參與日人的詩社或吸引日人加入詩社,延長了日據當局文化籠絡政策的時效,縮減了日據當局文化管制政策的實效。

  1911年,梁啟超到台遊歷,對台灣各地“所至有詩社”的情形印象深刻,這種情形到日據末期也不曾稍改。台灣文人悲憤地說,“特借是為讀書識字之楔子耳”,“延一線斯文於不墜”也。

  記得兩年前、也是在北大。我還指出:在《馬關條約》之割地條款背後,是“未訴諸文字的棄民條款。台灣既割,生活在台灣這片美麗土地上的台灣人民,面臨的是棄民的命運。” 《馬關條約》簽訂後,時論乃以“國家喪地之悲” 為主軸。 譬如,後來曾任京師大學堂譯書局筆述和經學教員的林紓,於1895年五月撰《周莘仲廣文遺詩序》 ,其文謂:“集中作,在台灣時紀行攬勝為多,皆足補志乘之缺。嗟夫!宿寇門庭,台灣今非我有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