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由國家文物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護與返還國際研討會6月20日在山東青島召開。作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理事會第二次會議配套活動,研討會聚焦保護與返還殖民背景或通過其他非正義、非道德方式離開原屬國的文物,探索破解現有國際公約適用範圍之外流失文物的返還難題。
研討會發布了成果文件《關於保護和返還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過其他非正義、非道德方式獲取之文物的青島建議書》,鼓勵加強對話溝通,開展互動合作,就探索解決此類文物的保護與返還問題,提供公正、科學與可持續的方案。這是我國繼2014年主導發布《敦煌宣言》後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作主旨報告時說,中國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去殖民化和推動道德性返還的努力,探索多元爭議解決方案。他呼籲國際社會深刻認識並積極糾正殖民掠奪的不公正性,倡導文物原屬國與持有國以保障文物安全為前提,以溯源及流轉歷史研究與保護合作為基礎,就返還開展對話,並在信息共享、科學研究、保護修復等方面開展多元長效合作。
會議期間,來自英國、美國、挪威、德國和中國相關文博機構負責人與專家學者就文物溯源研究、保護與返還國際合作進行了分享。美國芝加哥大學夏德安教授將該校圖書館收藏的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國流轉物證移交中國國家文物局。來自27個國家、2個國際組織及中國有關高校、科研機構、文博單位等的150位代表出席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