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五典提交的自民黨政調會關於國家安全戰略的提案中,首次將中國定位為“重大威脅”。日本利用中美分歧,突破戰後禁區,公開干預台海、東海、南海,在軍事上“呼籲各國共同鉗制中國”。而日本認為如果有更多外部因素能夠介入進來幫助日本,顯然對實現戰略意圖會有更多作用。此外,日本想借此積極追求政治大國地位,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試圖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力。
從北約方面來看,隨著冷戰結束,北約也開始逐步轉變自身的戰略定位,決定進一步增強北約的“全球性”,而亞太正是北約試圖涉足的重點地區。可以說,“突破地理條件限制、尋求全球性夥伴”是日本和北約當前的共同需求。
二是借船出海,增加在政治安全上的自主性,逐漸擺脫美國的“枷鎖”。日本此時極力配合“北約亞太化”,一方面為了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另一方面也希望夾帶私貨,借美國在亞太急需幫手的機會,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變身“正常國家”,壯大自身軍力,以便必要時圖謀不軌。
日本方面近日提出在未來5年內軍費占比達GDP的2%,向北約標準看齊。按照2021年日本GDP為4.9萬億美元核算,年度軍費支出達到2%就意味著接近1000億美元,這樣一來日本的軍費很可能超越印度、英國、俄羅斯,高居世界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恢復昔日帝國的野心在日本一些右翼勢力中是很有市場的。
三是借題發揮,更多地干涉亞太事務,擴大在亞洲乃至全球的影響力。日本和北約在利益訴求上具有互補性。日本在參與國際事務方面渴望得到北約的支持,希望同北約一起參與對國際事務的處理,以擺脫戰後體制的限制;北約則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時希望得到日本的“援手”,將日本作為北約參與亞太事務的一個支點,助推北約的“亞太化”。
近一段時期以來,日本政府在加強防衛投資、發展進攻性軍事能力以及干涉台海議題等方面走得越來越遠。這暴露出日本在國家戰略上的危險動向,借應對所謂“中國威脅”提升自身軍力,實現擴大在亞洲和全球影響力的政治目的。當前,美國通過美日印澳“四邊機制”等小圈子,將冷戰思維的“陣營衝突”不斷帶到亞太地區;將“泛北約”推向亞太地區,以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為抓手,拼凑盟友集團。面對這樣的大背景,日本蠢蠢欲動,企圖實現自己的戰略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