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具有獨特的優勢與作用。
|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中國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而且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最有活力的灣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具有獨特的優勢與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鋼文章表示,在內聯外接方面,香港既與內地具有密切和深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又與國際市場聯繫緊密。香港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商業和貿易服務中心,在區域性和國際性經濟金融組織與平台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香港的法律制度能夠較好地接軌國際市場準則。從海運方面看,香港位於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路上,港口經濟發達,是國家開放格局中的重要門戶;從陸路運輸看,香港背靠廣東,通過現代化的互聯互通,可以便捷、高效、低成本地連通內地,是連接海陸、溝通中外的重要節點;從空運看,香港有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客貨運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文章介紹,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自近代以來,香港成為東西方文化交匯融合的中心,來自東西方不同地域、民族背景的人群在此接觸,多種文明在此交匯,使其成為亞洲文化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形成了中西合璧、特色鮮明的人文積澱。
作為全球信息和資訊中心,香港與世界各國的網絡無縫對接、暢通無阻,這為信息溝通提供了最基本的渠道。香港是海外企業總部的集中地,大量的海外企業為香港提供了即時的全球資訊以及接觸世界各地狀況和市場形勢的渠道。
香港既享有《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等優惠政策待遇,又具有不同於內地城市的經濟與社會制度,因此能夠在“一國兩制”安排下,發揮好“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發揮好“超級聯繫人”作用。
香港還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國際化人才輸入地與培養地的重要作用,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人才高地。教育交流與合作被視為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實現民心相通的重要橋梁,利用香港高等教育優勢,可源源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養和輸出高質量人才資源。
文章指出,國際貿易網絡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香港完全可以借助自由貿易港這一優勢,建立一個高效的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擔當國際網絡服務商的角色,促進大灣區貿易暢通。由於香港是全球著名自由貿易港、單獨關稅區,其自由市場法制完善,因此香港可以發揮其在軟件、硬件及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助力大灣區與沿線國家自由貿易區網絡的構建或RCEP簽署,為“一帶一路”貿易暢通鋪路。
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方面,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可以推進內地參與國際大循環,吸引國際人才、資金與技術融入內地產業鏈與供應鏈。例如,以香港作為中介,在世界範圍內吸引關鍵生產領域或核心生產環節中相關頂尖人才;借助香港人才資源與全球人力資源的聯繫,通過香港有關人才的示範和吸引作用,助力大灣區企業更好發展。
文章最後說,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要打破地區之間的各種壁壘,粵港澳大灣區要走在前面。市場壁壘的打破不僅要統一認識,而且要輔之以相關先進制度與人才儲備。香港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很高,擁有各個專業領域的高端服務人才資源,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也可以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