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近期,美歐雙方互動頻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歐洲,會晤北約及歐盟領導人,美國總統拜登參加歐盟27國領導人視頻會議。這一系列舉動表明,美國急於與歐洲接觸,希望修復美歐關係,重組跨大西洋聯盟。
經歷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美歐關係已難以恢復如初。美歐雙方都意識到,跨大西洋聯盟共識正逐步減弱,歐洲走向戰略自主道路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拜登提出希望歐洲跟隨美國調整對外政策,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盟將繼續貫徹“歐洲主權”思想,歐美有共同之處,但並非完全一致。
實際上,美國對歐政策調整是美國護持霸權的權宜之計,並非利於歐美同盟的長遠戰略。美國主要有3重考慮和目標。
第一,修補“特朗普衝擊波”造成的跨大西洋裂痕,重新校正美歐同盟關係。歐洲尋求“戰略自主”,美國擔心歐洲脫離“美強歐弱”的軌道,反過來對美國形成制約。一旦美歐之間出現競爭關係,美國管理盟友的成本就會更高。
第二,重塑美國在西方的領導地位。拜登強調美國外交的目標為鞏固美國國家信譽,他表示要重振民主價值觀,包括舉辦全球“民主峰會”。新形勢下,美歐或攜手在新議題、新領域推廣“西方民主價值觀”,將其作為團結西方、加強合作、打造聯盟的重點,聯手推動建立所謂“國際民主秩序”。
第三,提升美國在全球事務上的話語權。雙方或將在伊核問題、氣候問題上開展更多合作,“聯合制定國際規則”將成為下一階段美歐關係的重點。未來雙方或在技術、貿易等領域制定新的國際標準與規則。
儘管美國試圖重建跨大西洋聯盟,但美歐修復關係仍面臨重重挑戰,說易行難。
首先,在美歐雙方謀求價值共識的背後,美國的地緣政治視角與歐盟的經濟主導觀點存在衝突。“後特朗普時代”,美國反全球化、反自由主義力量依舊強勁,歐洲更傾向於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