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樓市調控是否在追尋一條中間道路?
http://www.crntt.hk   2019-02-16 09:25:31
 
  文章分析,那麼,從當前看,中國樓市調控的中間道路是什麼?簡單地描述應該是能夠確保房地產參與各方利益平衡,使樓市價格保持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房地產開發保持一個適度規模,既不傷害房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又不給經濟帶來負面衝擊的一種調控機制或調控狀態。總體而言,就是通道建立這種中間道路的調控制衡機制,在房價下行的時候,要阻止下行速度不要太快,在房價上升的時候要防止上升的力度不要過高,增強樓市調控的逆周期功能。具體看,表現在四個方面:

  防止樓市調控走向兩個極端,消除房價大漲加劇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房地產發展的盲目現象重演,避免損害廣大普通民眾利益的現象再發生。同時,防止房價過快下跌導致房地產萎縮現象發生。房子過度下跌雖然給老百姓會帶來一定利益,但影響地方政府財力的正常運轉;讓地方政府學會“彈鋼琴”,使樓市調控最終跳出“一調就死、一鬆就亂”的怪圈,為房地產調控長久機制建立創造條件。比如地方政府面臨著地方債壓力,急於放開限購,而對於中央政府而言,需要轉變地方政府的調控思維,不再局限於房地產本身,只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管制,尤其要消除唯利是圖調控傾向;應積極打開調控思路,跟地方債結合,跟政府的財政壓力結合,行成一系列配套措施。

  在樓市調控中尋找到行政管制手段與市場自發調節相融合、相統一的措施,找到兩者利益互動的平衡點。這就是在現在過度依賴行政調控的手段中增加市場調節因素和份量,既不全靠行政調控手段,也不全靠市場自發調控的作用,提高樓市調控的彈性和韌性,提高樓市調控的風險承壓能力。就目前而言,中央政府對2019年調控政策的轉向,即從分類調控到分類指導,體現了房地產政策的系統性,也給予了地方政府樓市調控足夠的主動權,督促地方政府從調控後台直接走向調控前台,自己“唱主角”,實現行政調控的管制手段與其他市場配套政策比如市場需求變動、金融信貸政策、財稅政策等相結合;尤其在財政壓力和調控政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充分發揮積極的市場因素,體現“分類指導”調控原則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增加樓市調控綜合動力,引入多種調控機制,比如金融的、財稅的等等調控措施,避免過去中央政府唱主角、地方政府瞎起哄、金融財稅等杠杆部門看熱鬧的調控傾向,給地方政府更多的調控主動權,綜合運用各種調控資源,讓地方政府從被動調控向主動調控轉化。就是地方政府在調控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和分析國家的經濟形勢和與房地產相關的重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出台,分析其對房地產業發展的影響,制訂樓市調控的各項前瞻性政策措施,未雨綢繆,提高樓市調控的預見性和超前性,消除樓市調控的被動格局。如今年1月,央行宣布降准,業內紛紛認為這是對房地產市場的鬆綁信號,降准降息一向也被認為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風向標,這些都是今後地方政府樓市調控政策制訂需要把握的重點。

  不斷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公眾對樓市調控的參與能力,逐漸形成樓市調控的民主決策程序,從隱形的、政府強制主導式調控向明顯、公開的市場調控方向轉化,使樓市調控始終符合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使樓市調控始終沿著健康軌道運行。就是說為提高地方政府樓市調控決策的準確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使樓市調控政策能夠確保地方政府、市場參與各方及民眾利益的平衡,今後在樓市調控中應打破地方政府長官意志、拍腦袋或者只顧地方政府利益而不顧民眾利益的行為,在每一次政策調控轉向的關鍵時候,加強市場調研分析,準確掌握樓市變化信息,尤其在一些關鍵的調控政策上,通過公開聽證會形式,廣泛徵求民眾意見,提高樓市調控政策民主決策意識,使樓市調控政策更加符合民生和促進民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