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提升優化外貿結構。中國出台多項舉措,培育與增強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新優勢,有力促進了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服務貿易特別是新興服務占全部外貿的比重持續提升。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年機電產品出口1.32萬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8.3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29.49%。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37.6%提高到2017年的46.6%,超過外資企業成為第一大出口主體。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營銷渠道以及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出口增速高於傳統商品。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
擴大市場開放,彰顯中國機遇。中國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大力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2018年,中國主動把平均關稅水平從上年的9.8%降到7.5%,與有的國家單邊提高關稅形成鮮明對比。高規格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減單證、優流程、提時效、降成本為發力點,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持續放寬市場准入。貨物與服務進口明顯增加,在更好滿足國內產業升級、消費升級需求的同時,也讓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國機遇。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文章稱,近年來,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進入加速調整期,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有所抬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力倡導並主動踐行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引領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開放包容、公正合理、合作共贏方向演進。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角色發生重大轉變,正從國際經貿規則的學習者、接受者轉變為倡議者、貢獻者。
積極參與並推動國際經貿體系改革完善。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權威性,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新協定談判,推動達成並接受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加強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合作,為改革完善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方案、貢獻智慧。成功主辦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等,充分發揮東道國作用,推動形成多項制度性成果,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完善產生了深遠影響。
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制度性影響力。2018年增資之後,中國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份額達到5.71%,提升了1.26個百分點,是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所占權重位列第三,為10.92%。2014年7月15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式成立並將總部設於上海。中國倡導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設於北京,是首個由中國發起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倡導並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目標宏大,內容豐富,覆蓋國家與人口眾多。5年多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引領,在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產能合作與園區建設、貿易投資與金融合作等廣泛領域均取得超預期成果,為合作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獲。“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的成果文件。截至2018年9月,中國已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10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49份政府間合作文件。
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安排。自由貿易區日益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國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17個自貿協定。其中,2013年以來達成6個自貿協定、3個自貿升級協定。目前,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日韓、中國與海合會等多個自貿安排的談判,還在與巴基斯坦、新西蘭、韓國等國開展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