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香港潮州商會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時
http://www.crntt.hk   2021-08-20 20:39:25
《潮湧香江——香港潮州商會百年紀事》,8月21日晚21:40鳳凰衛視中文台《皇牌大放送》。
△1921年旅港潮州八邑商會在西營盤的金陵酒家舉行成立大會。
△二十世紀初三角碼頭複原圖。
百年前,一个团结在港潮商的社团组织应运而生。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鳳凰衛視消息,翻開港商名錄,奠定香港經濟基礎的一批批工商碩彥,許多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潮商。潮商與徽商、晉商合稱為中國的三大商幫,如今其商業版圖早已遍及世界各地。

  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標簽:潮汕人

  以塑膠業起家、被譽為“塑膠花大王”的亞洲巨富李嘉誠;香港四大成衣制造商之一、被封為“制衣大王”的林百欣;人稱“鐘表大王”的生產商莊靜庵;“橡膠大王”陳偉南;“牛仔褲大王”馬介璋……細究這批名商巨賈的背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簽——潮汕人,也都歸屬於同一個組織——香港潮州商會。

  因潮汕人極為看重內部凝聚力、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傳統特性,百年前,一個團結在港潮商的社團組織應運而生。

  這個現今代表香港一百多萬潮州人的工商組織,1921年成立時定名為“旅港潮州八邑商會”。清朝時期,潮州八邑指的是:潮安、潮陽、揭陽、普寧、澄海、饒平、豐順、惠來。

  1946年,隨著來港潮汕人增多,會名删去“八邑”二字,打破地域的局限性,令商會更具全面性和代表性。

  1956年,商會再度更名,將“旅港”改為“香港”,說明潮商已逐漸改變旅居心態,把香港從他鄉變成了家園。

  從社團的名字也可以大致了解到香港潮州商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過程。

  潮商力量:從香港上環到全球各地

  初來香港的潮汕人,大多定居在上環和西營盤一帶,圍繞著三角碼頭謀生聚居。碼頭搬運苦力、潮州小食夥夫、人力車夫,許多最苦最累的工種都以潮州人居多。

  三角碼頭曾是香港重要的貨物進出港口。來自中國內地南北各省物產,以至東南亞地區的藥材、海味等雜貨以碼頭附近的文鹹東、西街作為轉銷樞紐。

  這個產業因貨源貫通南北而得名「南北行」,是二戰前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潮汕人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紀七十年代,三角碼頭因填海工程被拆除。潮州會館1971年落成啓用,就坐落在三角碼頭附近的海味街德輔道西。

  二戰後,潮商也在香港工業化轉型浪潮中,依舊勇立潮頭。在香港四大輕工業,塑料業、紡織制衣業、鐘表業、電子業,潮商皆能報出響當當的名號。

  七十年代末,香港經濟再次轉型。潮商在金融服務、旅游、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持服務這四大支柱產業中,也敢為人先。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港籍潮商再次發揚拓荒者精神,北上內地發展。

  在一波波經濟變革歷程中,香港潮州商會始終擔當著潮商的探路先鋒,協助潮籍鄉彥開拓商業網絡。潮商的商業成就也描繪了香港經濟發展的底色。

  以商養會,以善立名

  香港潮州商會在百年風雲變化之中,秉承“敦睦鄉誼,促進工商,弘揚文化,服務社會,興學育才,扶貧”的宗旨,依然初心未泯。

  全球化的發展,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工商組織,也成為連接內地、香港和全球潮商的重要據點。在香港潮州商會各屆會長的推動下,一個一個團結國際和各界潮人的社團相繼誕生,當中包括國際潮團總會、國際潮青聯合會、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等。

  在《潮湧香江——香港潮州商會百年紀事》的紀錄片中,有期頤老者、耄耋長輩娓娓道來,講述大歷史時代下的從商經歷;也有風華正茂的潮商後人,為我們講述傳承潮汕文化的故鄉情結。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