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立足現實基礎 增強製造業根植性
http://www.crntt.hk   2021-05-03 08:27:12
 
  其三,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是根植性的依托。雖然在高度深化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下,每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也沒必要生產所有的產品,但是保持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產業在一個國家的扎根,不僅取決於該國的資源禀賦,而且受到上下游產業所構成的產業生態的影響。齊全的工業門類、完整的產業鏈條、完善的配套體系與深度的分工協作是中國製造業獨特優勢的來源。中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得益於在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善的產業生態支撐下的大規模產業化以及持續降低成本和技術迭代升級的能力。這些意味著上下游企業間形成緊密的分工合作關係,許多上游的配套投入品可以就近採購,從而降低供應鏈的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時效。其他國家如果要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就需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生態,而複制完善的產業生態投入高、周期長、難度大,因此擁有完善產業生態國家的產業根植性就強。

  其四,國內需求和市場是根植性的土壤。國民經濟循環是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環環相扣的連續過程,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與國際需求相比,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隨經濟周期的波動性更低,而且國內企業更熟悉本國市場需求,供應本國市場的成本也更低。大國經濟的發展大多主要依靠內需。扎根國內市場、立足滿足國內需求的產業底座更穩、根基更牢。未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將持續擴大,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將進一步帶動消費升級,為中國製造業發展提供超大規模且不斷升級的國內市場支撐。

  其五,數據要素和數字化能力是根植性的增強劑。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擴散,製造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斷深化,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大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生產技術一起,在製造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新附加價值、改善客戶滿意度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數字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不但能夠通過提高製造業生產效率進一步增強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能夠通過對數據、軟件化封裝知識和技能的掌控,加強對全球價值鏈的控制力,從而也能夠增強產業的根植性。

  堅持多方發力

  文章指出,著眼製造業根植性的幾大來源,增強製造業的根植性需要堅持多方發力。

  第一,高度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提高製造業的根植性,需要高度重視製造業的發展,避免將製造業比重下降等同於經濟結構優化,而是要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保持製造業占GDP比重相對穩定,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規模領先、分工深化的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打造一批依托國內產業生態,創新能力強、附加價值高的行業領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

  第二,改善製造業發展環境。保障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土地空間,支持探索新型產業用地方式,促進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業的運用,通過金融創新、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等技術使用,切實解決製造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第三,培養高素質製造業人才。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提高附加價值和利潤水平,增強對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擴大製造業緊缺專業招生規模,深入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支持製造企業開展在職培訓,建立一支適應先進製造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第四,加大製造業的研發投入。加大製造業相關基礎研究、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以及檢驗檢測等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的財政投入,鼓勵製造企業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對製造企業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給予更大幅度的稅收優惠,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環境,鼓勵製造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第五,保持製造業產業鏈相對完整。進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鼓勵探索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利益共享模式,促進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環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支持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採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和裝備,通過生產率提高抵消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漲對國際競爭力的影響。

  第六,加強製造業產業鏈能力建設。通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強對供應鏈各環節數據的掌控;通過工業互聯網發展和工業APP開發,實現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件化、再封裝。鼓勵製造企業在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產能的同時,在國內保留適當產能用於滿足中國國內需求和中高端產品製造,建立“母工廠”作為新工藝開發驗證和對全球工廠提供技術支援的基地,從而為增強中國製造業根植性提供重要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