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7月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布了9個新職業信息。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
這9個新職業分別是: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
除了發布新增職業外,此次還發布了部分職業發展出的新工種,如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的“直播銷售員”,即人們熟知的電商主播、帶貨網紅。新發布的工種還有互聯網信息審核員、小微信貸員、勞務派遣管理員等。
與此同時,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擴大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從業者隊伍,此次新職業發布還將“公共衛生輔助員”職業下原有的三個工種——“防疫員”“消毒員”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分別上升成為職業。
對新增的這9個新職業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主要涉及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醫療事件領域,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要的新業態領域,以及適應貧困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需要的促進脫貧攻堅領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新職業的開發和論證有利於帶動就業創業。“在這次發布的新職業中,有一部分屬於勞動密集型職業,對於農村轉移勞動者、現存下崗失業人員而言,也有利於其通過及時轉換崗位實現就業。”
今年以來,我國新職業的發布不斷加速,然而,什麼樣的新職業能得到國家的“認證”?
“新職業是在向社會公開征集的基礎上,經職業分類專家評估論證、公示徵求意見後,按程序遴選確定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每一個新職業的“誕生”都需要通過多個維度的綜合考量。其中,技術性/獨特性一項的權重最高,這代表著職業是否足夠新,是否反映了新產業、新業態的出現;權重次高的是社會性,這反映了職業是否能夠帶動更多勞動力就業、更有市場前景;職業的穩定性一項評判的是勞動者在新職業中的就業環境和發展空間;而職業的群體性則考量了這個新職業現有的從業人員規模和未來發展是否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