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破解逆周期調節之困
http://www.crntt.hk   2019-09-10 08:49:32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在全球經濟增速趨緩叠加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升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是決策層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及時反應。與之前比較,此次逆周期調節有個鮮明的特點,即堅持推動結構性改革。

  金融時報發表記者馬梅若述評文章表示,以往多用來緩衝經濟下滑的房地產,仍處在嚴格的調控之中。相較地產、外貿等傳統驅動力,更大的期待落在了實體經濟領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及新技術、新業態上。

  不過,實踐中逆周期調節政策的效果往往並非立竿見影。一是製造業企業具有較強的順周期性,而被寄予厚望的新技術、新經濟發展也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種情況下逆周期調節並非意味著強行刺激,優化金融支持也需要有選擇、有方法;二是逆周期調節政策往往需要對形勢的合理預判,在正向激勵經濟發展、實現穩增長與過度寬鬆政策可能放大“泡沫風險”之間把握平衡。

  文章分析,為了確保逆周期調節見實效,決策層有的放矢推出了多項應對措施,並針對其中潛在風險點進行了預防範。

  一是強化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兼顧支持實體與風險防範的雙重要求。

  日前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准叠加結構性降准。其中,全面降准與9月稅期對衝,有助於保障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而額外的定向降準則有助於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商行加大對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對於支持什麼樣的企業,5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會議提出了明確標準,“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管理好但資金緊張的企業積極予以信貸支持。”有市場、有效益、管理好不難理解,這是金融機構選擇優質投資標的的標準,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機構應對“資金緊張”這一標準強化認識。

  本輪逆周期調節的一個特點在於,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要兼顧風險防範。伴隨著幾次緩解流動性壓力的政策落地,目前流動性當屬合理充裕,市場上不同市場主體的融資格局已經出現分化,一些優質企業得到了金融機構的普遍關注,不少金融機構已紛紛解憂“優質資產荒”。

  為了爭奪優質投資標的,金融機構競爭加劇。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對金融機構而言,競爭可能導致實際利率報價較低,讓出資人不滿,進一步降低投資意願;對企業而言,融資情況分化加劇——大多數普通企業(發展前景也可能不錯)仍“嗷嗷待哺”,融資難仍然待解;而頭部優質企業則可能受到過度追捧,資金一哄而上的湧入與“一刀切”般的撤退同樣令人擔憂,可能會導致其不能根據真正的發展需要而過度加杠杆或盲目多元化,反而影響這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在支持實體經濟時更具“全局性思維”。除了考核其自身資質與潛力,還要關注其資金面是否合理。金融委會議特意強調要支持“資金緊張”的優質企業,旨在提醒金融機構不能盲目進行跟風式、追捧式投資,而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二是加強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區域規劃等方面的系統性配合。

  實現逆周期調節的政策目標,確保資金流向實體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用好、用實資金,使之發揮出最大效力。近幾次的會議上,專項債就受到了關注。其中,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四大新舉措,包括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專項債額度向部分地區傾斜、明確專項債作為項目資本金的使用占比上限等。

  透過對專項債使用範圍、額度的規定,市場預期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進一步發力。而在決策層堅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後,穩基建作為惠民生與穩經濟的重要方面,托底作用將進一步增強。今年1月至8月,新增專項債中,與基建相關項目合計占比只有三成左右。而本次會議將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重大領域擴大至多種交通基礎設施、能源項目、生態環保項目、民生服務、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前期的低基數叠加政策調整,預示著未來基建可能發揮更大作用。

  用好這部分資金也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點。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強調,要加強相關項目的管理,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要向各項條件、準備工作比較完備的項目傾斜。

  文章認為,未來應進一步評估專項債項目是否與當地產業發展客觀需要相契合,以及前期項目落地後的實際轉化效率,避免走“拍腦門建設”“政績工程”的老路,讓這部分支持資金真正推動實用性項目落地,成為夯實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