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親和力強、人格特質鮮明、意識形態色彩不突出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快速崛起,藉助網絡新媒體超強動員能量和強大外溢效應,嚴重擠壓傳統政治人物空間。墨綠背景的柯文哲在藍營基本盤占優的台北市連任,外省籍的韓國瑜在深綠鐵票區強攻得手,都是最好的例證。
五是民意造神、毀神週期縮短,政治人物蜜月期大幅壓縮,選舉鐘擺效應加快。目前看,台灣地區領導人、尤其是民進黨籍領導人無法連任,似越來越成為可能。
三、2020年“大選”三足鼎立態勢加大民進黨“政權保衛戰”難度
“九合一”選後,藍營“地方包圍中央”態勢強化,民調支持度新一輪“國升民降”差距擴大,新一輪“藍長綠消”進入關鍵期。國民黨、民進黨、柯文哲三股力量加速盤整重組,2020年“大選”三足鼎力之勢似現端倪,未來政治搏殺必將相當慘烈。
從整體實力、士氣氣勢、內部整合、發展大勢、兩岸政策與民眾利益契合度看,國民黨如果加強團結、有感改革、有效發揮“韓流”外溢效應、用好兩岸政策獨特優勢,2020年選舉形勢似不悲觀。一旦國民黨成功整合,就2020年參選人“定於一尊”,將對柯文哲、民進黨形成極大壓力。
就制度而言,民進黨仍掌握執政權和執政資源,但打破“期中考魔咒”的可能性似不斷減弱。經歷“九合一”選戰大敗、縣市正副議長選舉潰敗,民進黨經營近30年的南台灣鐵票生銹,執政根基動搖。目前,蔡英文鞏固黨權、捆綁賴清德、強攻2020的欲望不減、策略明顯、動作不斷,但民望持續走低、深綠公開叫板“棄英保党”、賴清德直攻2020衝動似未減弱、新系與非新系權鬥湧動等多重壓力與挑戰,重創蔡“綠營共主地位”。未來一年民進黨扭轉頹勢、翻轉民心、團結作戰難度較大,2020年保住“政權”面臨多重挑戰。
柯文哲因“韓流”衝擊和選舉慘勝,實力與影響實際上有所削弱。但國、民兩黨內鬥、相互纏鬥,選民試錯心理,民調熱捧效應,似為柯文哲政治生涯預留不小想像空間。國、民兩黨內鬥傷害程度、整合速度與效果,國、民兩黨纏鬥惡果,柯文哲與國、民兩黨互動模式及成效,尤其是美日介入台灣選舉的力度及影響,不同程度影響柯文哲發揮的空間及效果。2020年柯文哲如果參選,是因國、民兩黨夾殺而鎩羽而歸,還是因鷸蚌相爭、循2018年台北市長選戰模式脫穎而出,值得觀察。
四、島內“台獨抗中”與“融陸壯台”兩條路線鬥爭出現清晰拐點
一般而言,地方層級選舉較少涉及兩岸政策和所謂“台灣主權”議題,但2018年“九合一”選舉卻被相關各方賦予非同尋常的政治意涵。蔡英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炒作大陸“介入台灣選舉、削弱台灣主權”。賴清德更把選舉定位成“捍衛台灣主權之戰”。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攻擊柯文哲“簡單接受用‘兩岸一家親’包裝‘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統戰價值”,聲稱要“致力於促進台灣國家正常化”。美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介入台灣地方層級選舉。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宣傳“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並加強其主張與“九二共識”的聯結。
就此而言,此次選舉不是單純“北藍南綠”政治板塊的重新建構和執政人口多寡的重新計算,而是20多年來島內“實質台獨”與兩岸“實質統一”對決過程中最具深刻內涵的重大轉折,是對“台獨”理論論述、行動策略、社會基礎、執政根基的沉重打擊,是“對‘九二共識’間接有效的公投”。
一是民進黨20、30年苦心精營的“南台灣台獨大本營”鐵票生銹、執政根基動搖。部分“三中一青”等傳統民進黨支持者開始覺醒,所謂“天然獨”可塑空間進一步加大。
二是民進黨成立以來藉“主權牌”、“悲情牌”、“仇中牌”等伎倆打造的金鐘罩、鐵布衫被無情戳穿,“台獨”造勢的欺騙效果大打折扣,民進黨兩岸新論述在痛苦中掙扎。
三是20多年李扁蔡極力推進的“親美媚日抗中謀獨”戰略與“台獨”進程遭受重大挫敗,未來不得不朝兩岸融合發展方向回擺。
四是島內民眾“台獨害台、融陸壯台、美國誤台”新認知進一步提升,重擊“台獨”謬論民意基礎。“大陸機會論”重新確認,“預期被統”心理進一步強化。隨著大陸“遏獨促融”戰略持續深入推進、不斷擴大成效,未來島內主要政治力量兩岸政策論述將跨越本土論述、維持現狀論述,總體上朝和平發展論述、兩岸一家親論述、友陸融合論述演進,最終邁向和平統一論述。
五是“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基礎地位獲得台灣民眾自下而上的新授權。韓國瑜把“九二共識”與其政策主張相聯結,順利在綠營老巢通過檢驗。選後15位藍營縣市長積極籌組“兩岸工作小組”,民調顯示60%以上的民眾支持“九二共識”。與2008年、2012年國民黨高層、工商界發動“九二共識”攻勢明顯不同的是,此次肯定、支持“九二共識”的是基層縣市長、基層老百姓,甚至包括部分過去支持民進黨的中下階層,反映了島內民眾渴望緩和發展兩岸關係、重獲兩岸和平紅利的願望。
五、大陸“遏獨促融”戰略深度轉進,進一步擴大對台工作戰略空間
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主動權,“九合一”選舉島內政局和社情民意發生重大深刻變化,這為新時代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推動對台工作奠定了新基礎、注入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
從“九合一”選舉過程及結果呈現的積極因素看,大陸“遏獨促融”戰略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對兩岸關係主導力塑造力影響力顯著提升。島內“厭藍綠惡鬥、淡意識形態、重經濟民生、喜庶民政治、求兩岸合作”的新價值取向,增加了島內政黨積極調整兩岸政策論述的壓力。藍、白力量兩岸政策向大陸靠攏態勢更加明顯,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重建兩岸關係的呼聲明顯增強,決定未來兩岸城市交流、基層交流將出現新格局新氣象。民眾對“親美抗中謀獨”戰略的焦慮感明顯上升,美國介入台海局勢成效大減,“台灣牌”在中美博弈中的戰略價值相對下降。
從40年來大陸對台工作的巨大成就看,實踐、發展“一國兩制”方針、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戰略環境正發生重大深刻變化、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力量對比、格局演變、主導地位、態勢塑造、民心向背出現明顯利我好轉甚至重大逆轉。大陸對島內政治生態、社情民意、經濟發展、國際空間等方面的影響更加深刻、更為有效,新時代大陸塑造國家統一戰略態勢、戰略環境的舉措更加主動積極、系統周密、富有成效。同時,“國家實質統一”的重大階段成果為發展“一國兩制”提供了新理論、新基礎、新動力、新框架。
一是大陸對國家統一規律性認識更深刻、理論更豐富、對“一國兩制”港澳實踐經驗教訓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二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陸主導的多次“反獨促統”鬥爭,有效推進“國家實質統一”取得重大進展。實踐證明,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法理台獨”、蔡英文以“中華民國台灣”為幌子的“實質台獨”行不通,未來30年形形色色的“台獨”施政都將被“遏獨”絞索越勒越緊。
三是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尤其是兩岸政治關係重大進程,逐漸為務實理性探討“‘一國兩制’台灣模式”纍積了良好社會基礎。
從兩岸關係發展大趨勢看,未來30年是國家統一環境深刻質變期和統一換檔提速的關鍵期。島內政黨政治民粹化、藍綠對抗長期化、“台獨”對抗偏執化、“陸強台弱”顯著化、大陸“遏獨促融”精準化、美日實力削弱化,將加快“台獨”衰敗、台灣衰退、島內民心轉變、兩岸融合統一進程。
六、島內政治、民意結構仍未根本逆轉,大陸防範台海重大風險挑戰的任務依然艱巨
當前,台海局勢基本維持“總體可控、持續向好、隱憂猶存”態勢。台海局勢的新變化極大削弱了民進黨與我攤牌的實力、意願與民意基礎,但尚未達到翻轉島內民眾政治認同、協商推動兩岸重大政治議程、共同推進和平統一進程的程度。隨著2020年台灣“大選”日程臨近,中美博弈升級,兩岸對抗升級風險加大,這對大陸防範應對台海重大風險挑戰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蔡英文將依託綠營基本盤困獸猶鬥。未來將加緊貼靠美日、進一步擁抱深綠、擴大限制兩岸交流、升高兩岸對抗,以煽動民粹、凝聚基本教義派支持、鞏固個人權位、爭取2020年提名、維繫“台獨”政權。
二是島內“親美恐中、主體尊嚴、拒統容獨”整體氛圍未發生質變,“統弱獨強”力量對比未根本逆轉,新型政治人物兩岸主張總體“衹經不政”,現階段不願觸碰兩岸敏感政治議題,兩岸關係短期內較難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是美日深度介入台海局勢尤其是台灣2020年“大選”、謀取遏中籌碼的意願增強。美國將會深度影響島內候選人提名及其兩岸政策走向,不排除不斷突破與台“實質關係”、全力拉抬民進黨的可能。
四是變相“台獨公投”、“類主權議題公投綁大選”隱患風險上升。喜樂島推動“獨立公投,正名入聯”,“時代力量”力主修訂“公投法”納入“領土變更”議題,都將對兩岸關係形成新衝擊。
五是“五毒合流”蠢蠢欲動,滋擾兩岸關係,蓄意破壞大陸和平發展環境。
面對新時代台海局勢的新脈動,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掌握戰略主動,強化戰略塑造,精準遏制“台獨”,嚴防“台獨”冒險,深化融合戰略,扭轉島內認同。尤其是,我們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對台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以更多務實舉措積極回應島內民眾“發展經濟民生、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持續推動島內社情民意和台海局勢向有利大陸、有利統一的方向發展。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2月號,總第25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