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特會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同意停止加征新關稅,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美聯社) |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華盛頓無法遏制或扭轉中國的崛起,通過挑起與中國的冷戰來維持美國的首要地位對後者來說幾乎是個必輸的命題。事實上,通過合作而不是對抗來維持其首要地位對華盛頓大有裨益。
沙特《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12月9日載文《美國和中國:避免衝突的必要性》,文章說,二十國集團峰會後,中美領導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晚宴對於決定兩國關系的發展方向、進而塑造21世紀的世界具有重大意義。不管結果如何,分析表面之下的態勢都是恰當的。
雖然眼下的問題是能否避免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但需要清楚地了解迫使美國宣布中國為戰略對手并采取一系列政治和軍事措施的潛在動機。
美國目前的說法是,中國的崛起是以犧牲美國為代價的。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國雖然在政治方面與北京關系升溫,但實際上卻試圖使中國成為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中一個負責任的成員。中國完全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它向世界開放,并利用全球化、自由市場和多邊體系提供的機遇發展自己。
中國還在過去40年裡以最佳方式實現主要戰略重點:社會經濟發展。它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30年裡使大約8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西方以為,有了增長和發展,中國的政治體制就會瓦解,但這一假設并未實現。為了符合國家利益,中國重新制定了治理哲學。這反映了中國領導層和人民的遠見卓識。
現代中國無意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或價值觀強加給他人,也沒有超越自己的文化界限。有關南海的問題可以通過爭端各方和平解決,但美國不是這些爭端的直接當事方。
傳統的西方看待世界的方式不適用於中國。因此,問題是,美國為什麼要宣布中國為對手?副總統邁克•彭斯多次在演講中帶頭指責北京。他贊同美國建制派的觀點,而這一觀點在美國獲得了罕見的兩黨共識。 |